桐柏县:【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搬出穷山窝 开启新生活 ——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河南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把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着力解决“要搬谁”“搬哪去”“咋脱贫”等突出难点,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最近这项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这几天,刚刚从伏牛山深处搬到内乡县马山口镇王沟安置点的荣秀兰老人有说不出的高兴,新家的卧室、厨房、卫生间干净整洁,过去深山里的土坯房、柴火灶、旱茅厕一去不复返,现在,她的老寒腿可以在平坦的小区里轻松散步了。
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王沟安置点 居民 荣秀兰
在老家一高一低来回走路,腿疼腰疼,在这里不动身了,歇歇也好得多了。
我省有26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地区,村民走的是羊肠小道,喝的是河水、雨水,住的是石头房、土坯房,种庄稼是“望天收”,要想摆脱贫困,搬迁是最有效的途径。怎么搬,搬哪去?
省发改委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全面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办法》,确定了“选定搬迁区域、公布搬迁条件、普查筛选搬迁对象、群众申请、入户核实、村民小组评议、村委复议公示、乡镇复核公示、县级审批、市级审核、省级抽查确认”11个步骤,提高了扶贫搬迁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河南省淅川县县长 杨红忠
生态脆弱区,偏远山区,石山区,地质灾害区,我们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水上漂,常年靠打渔为生的这部分人,我们一共筛选出了19813人。
河南省栾川县委书记 董炳麓
在精准上下功夫,就是真正地排查需要搬迁的贫困户,让需要搬迁的贫困户能够全部搬下来,我们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39907人,我们搬迁了12089人,占全县贫困户的30.1%。
仅2017年一年,河南省就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建设了412个集中安置点。群众搬出来了,如何稳定下来,有活干,能致富,这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内乡县的孙义华从深山里搬出来后,镇政府安排他在安置点附近的万亩果园管理果树,第一年他管理的5500棵核桃树就带来22000元的分红,让他信心倍增。
河南省内乡县余关镇搬迁户 孙义华
现在脱贫了,2017年10月份就脱贫了。
七里坪乡后坪村的杨文州老人搬出深山前种了近50年的庄稼,来到新家后,当地政府安排他到花卉产业园种花,从庄稼汉到花卉园丁,老人笑称自己从事的是最美的工作。
河南省内乡县七里坪乡搬迁户 杨文州
每天都有活儿干,收入也比原来提高了,每个月要是没有啥耽搁,都能挣到一两千块。
除了农业产业化带动搬迁户脱贫外,各地建设在安置点门口的扶贫工厂也能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业。我省推动50个有搬迁任务的县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因地制宜落实1项产业帮扶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设1个扶贫车间,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贫困户有1份集中理财、定期返还的稳定收益。
另外,为稳定持续增加搬迁户收入,全省还在异地搬迁安置点开展了村级光伏小电站专项行动,已经覆盖276个安置点、1.2万搬迁户,每户年均可增加收入近3000元。
搬出穷山窝,开启新生活。2018年我省计划建设293个集中安置点,对6.29万贫困人口完成搬迁,推动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主任 黄亚军
按照全省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抓好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安置点建设任务,进一步抓好后续帮扶,推动搬迁群众逐步脱贫致富,高质量打好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责任编辑:爱文 编辑:李宁
                                   内容总监:徐辉 韩云

节能降耗,保卫蓝天
一家三口寒夜被困 高速路政紧急救援
高宏志主持召开全市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座谈会
资阳警方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为民工追回欠薪100万元
68家社区“养老顾问”点今天起正式试点运行
桐柏县:【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搬出穷山窝 开启新生活 ——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我市首个食品添加剂“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获通过评审
连云港码头工人战高温保生产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正式启动
这所国际学校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沈
暑期旅游市场开始预热!绵阳红色旅游受青睐
大丰区草庙镇团委启动爱心助学行动
亚洲媒体高峰会议代表畅游三亚
我市开展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
那年麦子卖了两千块
贵溪市林业局建设母婴哺乳室
同江市领导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金口河:我区召开县级领导干部大会
随迁子女入学后 享受同等权利和义务
居民楼出口上方护栏脱落 安全隐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