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当“耕田佬”为农村发展注入年轻力量——记广东20佳种植大户、广宁南街镇富溪村稻农黄国业


核心提示:
5月,初夏的阳光,洒在广宁南街镇富溪村500多亩绿油油的稻田上,显得充满生机。骑上摩托车围着这些插秧快一个月的稻田不停打转,成了该村种植户黄国业每天坚持做的事情。“刚插下的秧苗要特别注重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水分供给、施肥、除草等工夫一样都不能马虎。”黄国业介绍说。
5月,初夏的阳光,洒在广宁南街镇富溪村500多亩绿油油的稻田上,显得充满生机。骑上摩托车围着这些插秧快一个月的稻田不停打转,成了该村种植户黄国业每天坚持做的事情。“刚插下的秧苗要特别注重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水分供给、施肥、除草等工夫一样都不能马虎。”黄国业介绍说。
作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的黄国业,在广州奋斗几年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再当起一名农民,承包村地种水稻。黄国业说,当时他在广州开印刷厂,后来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倾向农村,而且身边不少朋友也尝试到农村创业,这让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跃跃欲试。“广阔天地在农村,创业干事正当时,所以我选择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农村大干一场!”黄国业说。
2015年,带着一股创业干事的热情,黄国业回到了家乡富溪村,成了该村“最年轻的农民”。黄国业说,刚回村创业时,同村很多人都笑话他是“大学生当‘耕田佬’”,但他并没有过多理会这些异样的眼光。“我是真的想回乡创业,别人怎么看我,我阻止不了,也不会影响到我。”黄国业说。
回到家乡后,黄国业看到,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选择外出打工,造成村里丢荒了不少田地。“当时回来的时候,村里很多田地都是丢荒状态,而有耕种的田都是非常零散的小块,利用价值和产生的效益十分低。”看到家乡田地逐渐被丢荒、被遗忘,这让黄国业感到很可惜。
为了重新盘活这些田地,黄国业积极联系村委会,最终承包了50多亩连片田地着手水稻种植。黄国业说,家乡的大米养育了他,他也想在家乡的土地里,种出最优质健康的大米,送到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万事开头难。虽然在农村土生土长,但要亲自打理几十亩稻田,对黄国业来说,自己显然还是“门外汉”。由于缺乏稻田种植管理的经验技术,2015年早造水稻收成时,黄国业的水稻田亩产只有300多公斤,而同村稻农的稻田亩产量足足比他多200公斤。
刚创业就碰壁没有让黄国业半途而废,他笑言,这个“亏”刚好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管理技术,黄国业一方面主动向同村老农请教,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书本等途径学习科学有效的田间种植管理方法,逐步将承包的连片稻田打造成标准化、高效化种植的大米生产基地。在大米产量和品质逐步上来后,黄国业又积极申报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动承包更多的田地搞规模化、机械化的水稻生产。
如今,黄国业承包的稻田已达500多亩,而他种出的水稻由于质量好,销路也很快打开。去年,黄国业还应邀参加由省农业厅主办的第四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并在会上获评“全省20佳种粮大户”,是我市唯一一个获得该表彰的种植户。
看到回乡创业初有成绩,黄国业说,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也给他带来新的鞭策。“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这需要更多年轻的力量回到农村干事创业,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黄国业表示,今年他打算拿出承包的100亩稻田用来发展油菜花、马铃薯种植,形成观光采摘模式,进一步丰富他的农业发展道路。
黄国业说,作为新农人,希望 为农村注 入 新血液、新思维,带 动新发 展,同时决心发扬农民与生俱来、独有的“工匠精神”,在广阔的新农村干出新作为,实现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特约记者 林寿智 通讯员 凌杰

深圳检验检疫局推出惠企利民举措
[快讯]周口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
上海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生活无处不设计 湖州职院2018毕业设计作品展暨服装秀惊艳亮相
“全民健身日” 大家动起来
大学生回乡当“耕田佬”为农村发展注入年轻力量——记广东20佳种植大户、广宁南街镇富溪村稻农黄国业
我市粮食收购有新规
我市打造财务集中管理平台
鲁西集团开展新一轮评级评价迎检工作
市园艺站与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院地合作座谈会
文化惠民为美好生活“加码”
淮北市专项整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行为
高邮一名20多岁年轻小伙 搬水炉不慎烫伤双脚
大丰区白驹镇 维护生态宜居环境
阜南县召开电子商务工作现场推进会
我市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 让市民更知更懂高血压
石棉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冯俊涛带队深入矿山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广饶县红十字会联合团县委开展“情暖童心 与爱同行”关爱农村儿童活动
川滇少数民族艺术大赛在中都举行
市粮食局召开上一轮中央巡视整改“回头看”动员会暨市委巡察整改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