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时,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的论文“创建有功能的单染色体酵母”。
这是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合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当他们删繁就简地将酿酒酵母的16条天然染色体合并成一条人造染色体后,其生长、繁殖等性状竟与天然酵母无甚差别。这为人类认识生命进化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
真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分散在多条染色体上,而且染色体数量因物种而异。对它们来个“删繁撮要”会怎样?覃重军团队使用了大名鼎鼎的“基因魔剪”CRISPR-Cas9技术,编辑酿酒酵母的基因组,创建了一系列染色体逐渐减少的酵母菌株。最终,研究团队将16条天然染色体合并成了一条。
《自然》杂志在配发的“新闻与观点”中提到,尽管这种人工的染色体融合,显著改变了三维染色体结构,但除了删除了少数非必需基因外,新菌株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正常酿酒酵母相同。
有意思的是,经实验证实,人工改造的酵母细胞出乎意料地稳健,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长缺陷。这说明生物对于基因组的改变具有非常强的容忍度。
然而,融合染色体菌株确实表现出微小的适应性限制和有性生殖缺陷——人工菌株所产生的孢子存活率比天然孢子低了约十几个百分点,它们可能会快速地被天然菌株淘汰。这些发现或有助于解释拥有较多染色体的优势。

全市农机深松技术培训工作会议召开
定海长岗山区块全面启动改造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十一活动精彩纷呈
深圳检验检疫局推出惠企利民举措
[快讯]周口市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
上海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生活无处不设计 湖州职院2018毕业设计作品展暨服装秀惊艳亮相
“全民健身日” 大家动起来
大学生回乡当“耕田佬”为农村发展注入年轻力量——记广东20佳种植大户、广宁南街镇富溪村稻农黄国业
我市粮食收购有新规
我市优选30人到浙江免费电子商务培训
庆丰镇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安全感满意度
航拍蛟川生态园 如同一块巨大绿毯
文化惠民为美好生活“加码”
淮北市专项整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行为
高邮一名20多岁年轻小伙 搬水炉不慎烫伤双脚
大丰区白驹镇 维护生态宜居环境
阜南县召开电子商务工作现场推进会
我市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 让市民更知更懂高血压
石棉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冯俊涛带队深入矿山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