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台水污染防治规划 2020年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劣V类湖泊


9月10日,武汉市环保局公布《武汉市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35年)》征集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市主要河流30个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和中心城区劣v类湖泊;到2035年,主要河流30个常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3%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有近谋也有远规
此前,武汉市于2016年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6-2020年),此次《规划》与其最大不同,是除了有2020年的近期目标外,还设置到2035年的远期目标。
如在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中,要求今年底前,完成巡司河沿线水环境整治工程,改善平湖门水厂二级保护区内巡司河(解放闸)入江口水质,截留宗关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水厂弃水口,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到2035年全面清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违章建筑。
在水资源管理上,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机制,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8.75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0;到203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50.3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3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严格控制畜禽和水产养殖总量。提出今年底前,限制养殖区规模以下养殖场全部退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小区)须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环保要求。2020年,控制生猪年出栏290万头,家禽年养殖量7500万只,奶牛存栏量2万头,肉牛年出栏量8万头,养殖规模在440万头生猪当量以内;水产养殖面积控制在142万亩左右。到2035年,应控制养殖总规模在500万头生猪当量以下。
武汉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远期目标能够使得政策有更好的持续性,对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
规定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严格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要求三环线内工业项目“只出不进”,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只减不增”。严格控制涢水(府河)、通顺河、汤逊湖水系等流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重点保护好长江、汉江、东湖等主要水体。
《规划》在现有基本生态控制线基础上,明确生态保护目标与重点,识别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2020年底之前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设立统一规范的标识标牌。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同时制定生态红线日常监管、评估考核管理办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环境准入制度、污染排放标准、总量分配、环境质量考核等规定。
《规划》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进行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推动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安全监测预警和评估体系,提高生态红线区的抗干扰能力,以生态保护红线区为重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快推进河湖水生态、水环境全要素调查与监测,建立科学系统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前初步建立分流域、分区域双线水环境承载力预警平台,发布年度预警报告。强化空间、总量、环境准入管理,制修订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哲

发现“课上不讲课后讲”可举报
乾县“三步走”全力促进放心消费示范县创建工作
我市运动员省残运会乒乓球比赛获佳绩
永城市公安局民警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睢县:村级光伏扶持贫困户5237户 日发电量约4.2万度
武汉出台水污染防治规划 2020年基本消除中心城区劣V类湖泊
南京市涉农郊区力推“智慧监管”
市中区:保护绿心 人人有责
夏季阳光足 老人外出需注意
安全教育进校园
事业单位招30人落实编制
东营市启动无违建创建活动
耀州区多家合作社要上交易会"夺金"!拭目以待!
我市首届“悦跑龙湖·魅力濮阳”建业杯半程马拉松赛开赛
环境空气质量NO2与O3-8h排名 (8月29日)
市档案馆谋划系列活动迎接国际档案日
吃剩的蔬菜,竟然可以用来做这些!
“三合一”家庭因她而其乐融融
国外专家:自闭症可孕前干预 补充多种维生素
我市司法鉴定机构全部通过省级资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