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世纪城。
6日至8日举行的吉林省消夏避暑旅游产品展览会上,长春展位人气火爆。
在吉林省消夏避暑旅游产品展览会上,“糖人董”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糖人,吸引人们争相购买。 (本版图片由市旅游局提供)
今年夏天,长春再次成为各地游客避暑的首选之地。7日,在第四届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暨2018吉林省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启动式上,长春再获佳绩,与大连、贵阳、安顺、昆明、哈尔滨、青岛、烟台、延边、大理共同获评“最佳避暑旅游城市”。这也是我市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当天,在被誉为中国旅游界“奥斯卡”的“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上,第十一届中国长春消夏节获评“年度最具影响力节庆活动”。在“中国旅游总评榜吉林分榜”上,长春29家单位榜上有名,分别荣获“年度人气美丽乡村”“年度诚信品质旅行社”“年度人气旅游景区”“年度人气温泉/滑雪度假目的地”“年度十佳旅游微信号”“吉林省十大特色美食/伴手礼”“年度游客喜爱的旅游主题酒店”等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这些荣誉,长春实至名归。
当“清凉”成为一种资源,当“避暑”成为一种时尚,拥有天赐“凉”机的长春乘势而上,对“清凉”进行深度挖掘,以“清爽、休闲、消夏、避暑”为关键词,打响清爽品牌,发挥资源优势,做大“消夏经济”,将塑造城市形象与发展商务、会展、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避暑经济规模,打造东北亚避暑胜地。
以消夏节为载体
巧把凉爽变资源
长春夏季的神奇与精彩,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清爽”。
长春之清爽,在其独特气候的凉爽、明山秀水的灵爽、风情浓郁的豪爽……来到长春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赞许。
长春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季无酷热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即使在最热的7月,长春平均气温也只有22.7℃至23.2℃,凉爽成为长春不可多得的资源。清爽的天然资源、优美的城市环境、浓郁的地域文化、豁达淳朴的民俗风情,使长春成为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选择。
其实,早在2007年,长春就已经思考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形成“冬夏两极带动一年四季,消夏休闲惠及大众民生”的格局。经过多方调研和精心策划,长春消夏节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长春夏季特色旅游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避暑消夏产业发展树起了一面旗帜。
如今,长春消夏节的触角已经延伸至春城各个角落,成为一项深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和一张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由“长春消夏节”引发的“消夏旅游”概念也成为一种业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经济现象。经过11年的发展,长春消夏节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近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525亿元人民币,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中国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十佳品牌节庆”等奖项。
热血时尚的消夏音乐节,为长春构建了铿锵有力的音乐色彩;梦幻浪漫的长影世纪城彩灯节,让长春的夜晚更加美丽迷人;创意展示万余件作品的消夏艺术展,生动地彰显出长春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自信……6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长春消夏节在长影世纪城拉开帷幕,六项开幕系列活动在过去十一届消夏节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提升,一场国际化、高水准、专业化、群众化的盛典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
本届消夏节期间,旅游、文化、体育等部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80天时间里,7个系列消夏产品、34项消夏活动,将进一步拓展长春旅游发展空间,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北国春城,饱览长春美景,品味关东神韵,回望历史沧桑,领略雕塑文化,感受电影魅力。
强化顶层设计
全面推进避暑旅游产业发展
在发展避暑旅游产业上,作为省会城市的长春,一次又一次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避暑旅游发展,继2014年年底出台《加快培育旅游新兴支柱产业的意见》之后,2016年又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和避暑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长春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党委、政府名义制定出台避暑旅游产业政策的城市,巩固提升了“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特色品牌,有力推进了全市避暑旅游产业发展。
2017年,长春重点开展了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长春旅游数据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并率先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协会共同发起编制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举办了中国长春避暑旅游高端研讨会,以长春为样本探析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同年,正式启动全国首个《避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长春市避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全市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客观的指导意见。
丰富产品体系
让避暑旅游华彩绽放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旅游生活常态化、旅游消费个性化、旅游选择精准化。面对这些变化,长春旅游又将如何发力?
在6日至8日举行的吉林省消夏避暑旅游产品展览会上,从长春展位的火爆人气就能找到答案。
在此次展览会上,长春展位不仅以声、光、电等高科技设计展示近年来长春旅游业的发展成就,而且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巴蜀映巷、双阳区小红帽草莓园等景区(点)也都带着各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精彩亮相。近一米长的“复兴号”动车车模、按照与原车1∶18比例制作的红旗车模、迪莉娅的长春糕饼、关醇长春往事主题系列酒、滋补养颜的双阳鹿产品……一个个极具长春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吸人眼球。
展会上展示的业态丰富、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同乐海之恋广场万人水乐园,是我市新增的一处特色滨水旅游新产品,拥有四大主题游乐区,特别引进了大喇叭滑道、冲天回旋滑梯、彩虹滑梯等戏水游乐设备。未来,海之恋广场二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三省集文化旅游、主题游乐、演艺商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区域旅游新地标;
农安华家镇的剑鹏马城,是一家集国际化标准的赛事交流、旅游度假、高端休闲、西式婚礼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马城。这里不仅有西部小镇的木屋别墅、房车露营地,还有风靡全球的场地赛车、航空运动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动力三角翼、专业的弓箭竞技、具有西部牛仔风情的马术体验等项目。
……
消夏产品体系的不断丰富壮大,加快了传统旅游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新业态的开发,推动长春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
长春“避暑”的冲击力,还来自热情洋溢的现场互动。
展会上,“糖人董”忙个不停,他带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糖人,吸引人们争相购买。只见他用小圆勺舀起小锅里的糖稀,以腕力带动勺子运行,挥洒在光洁的不锈钢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一气呵成。随着糖液缕缕洒下,不到1分钟时间,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形象便呈现在众人面前。“我带来的材料都没够用,展会第二天只好让家人专门从长春再送些过来!”“糖人董”说。
同样火爆的还有王师傅带来的龙须糖。“三天展会,我准备了2000个餐盒,谁知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一半!”看到自己做的龙须糖如此受欢迎,王师傅乐得合不扰嘴。
草莓、黄桃、香瓜、葡萄……双阳带来的12种绿色蔬果,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的水果是纯绿色、无公害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甜味素成分,老人和小孩都爱吃!”小红帽采摘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观众们很热情,对他们的产品非常认可。
在民俗艺术展区里,可现场印制长春旅游板画、文化衫和布袋,吸引众多孩子争相尝试。
展会上,透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一个个精致的纪念品、一次次热情的互动,长春的美景、长春的人文、长春的历史乃至于长春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旅游+”到“+旅游”
跨界融合打造“泛旅游”产业链
“一业兴,百业旺”,用此形容长春避暑旅游产业的发展恰到好处。
用好“旅游+”“+旅游”这个业态创新的“魔术师”,长春把避暑旅游渗透到各个产业、各个环节,创造新业态,增加新供给,以旅游产业为主线,拉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避暑旅游,着力推进避暑旅游产品和要素的配套开发,推动多元融合,整合避暑旅游目的地内的相关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在各个空间板块上形成不同特色的避暑旅游产品或业态,为推广“22℃夏天”吉林品牌蹚出路子,创造经验。
“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新中国汽车、电影、航空、科教文化、警示文化、历史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等城市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汽车工业、电影文化、航空科教、伪满遗迹、生态冰雪、休闲消夏、温泉养生、历史遗迹、民族民俗、乡村体验“十大旅游品牌”。市旅游局推出的“东北瓷砖”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作为“长春礼物”,“东北瓷砖”有着非常重要的美学意义和巨大的收藏价值,它们来源于东北独有的民俗家具——东北炕琴。“时至今日,在东北的一些老房子里,还有炕琴的存在,而作为炕琴的装饰——瓷砖,有着非常独特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瓷砖都是他们委托“I未来”从民间收集来再加工制作而成的。这类瓷砖主要存在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装饰风格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并受到西方装饰主义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从窑土采集、图案设计、绘画施釉一直到满窑烧制,绝大部分是中国人自己作业,是那段特殊历史的见证,收藏价值持续走高。
“旅游+农业”“农业+旅游”,跨界融合,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赏花采摘融合农事体验,苗圃与农庄跨界混搭……如今的“旅游+农业”“农业+旅游”有众多新玩法。现代农业不再是人们惯性思维中的传统农业,而是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济结构,不仅将城市与农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是让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实现互联互融,深度“发酵”,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步伐。
正是看到了这种跨界融合能带来“1+1>2”的放大效应,拥有“向宇”系列原材料和“俏味堂”休闲食品系列两大品牌的食品加工出口企业吉林省向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主动找到九台区旅游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农业与旅游两个不同的产业碰撞出“火花”,进一步开发东南亚市场。2017年,吉林省向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与九台区上河湾镇套子里村签订试验种植田,打造订单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同发展的模式。“我们希望以此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民从种植到旅游多方面增加经济收入。”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扩产改造,企业增加了2000吨葵花籽收购量。去年,企业销售额达到4648万元。据了解,该企业打造的“俏味堂”系列休闲食品包括南瓜、花生等多种口味的果仁,目前在省内的欧亚超市连锁集团所有店面、中石油便利店、远方超市及辽宁、黑龙江、广东、江西、北京、天津等地的连锁超市均有销售,公司还成为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食品的供应商。
在引领乡村特色休闲产业发展中,长春注重强化“+”引擎的融合带动,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管理。目前,长春的乡村旅游呈现出近郊依城、远郊靠景,特色鲜明,城乡互动,由点到面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园采摘、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及康体养生等多种业态并存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把凉爽变成资源,把资源变成财富,在“旅游+”和“+旅游”的理念下,文化、体育、经贸、会展等活动一个接一个,形成一条“泛旅游”产业链,将“大消夏”的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谋跨越升级之路
打造东北亚避暑旅游目的地
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考验着旅游公共服务能力。长春切实以“游客满意”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完成长春农博园、长春站、长春西站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利用旅行社、景区、银行等优质社会资源,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网点,指导、支持社会力量开通通向城市周边的“一日游直通车”线路,加强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标识牌建设,加强旅游厕所建设,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同时,长春注重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稳步推进航线开发,启动全市公共服务体系总体规划编制,通过不懈努力,为广大市民、游客畅游长春提供贴心服务和崭新体验。2017年,长春旅游数据中心揭牌成立,这为旅游数据统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厚积薄发的长春避暑旅游,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未来,我市将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充分整合气候、生态、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开发自然生态避暑、文化避暑、都市消夏避暑、乡村避暑等十大类避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避暑旅游产业体系,即“避暑旅游+康养、+地产、+会展、+研学、+节庆、+娱乐、+户外运动、+休闲运动、+总部经济”等。确立鲜明的避暑旅游城市形象,谋划“一核、三带、五组团、十个基地”的避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即以长春市区为主的避暑旅游发展核,以大黑山脉、伊通河、松花江为代表的避暑旅游发展带,以净月、双阳、九台等为主的避暑发展组团和以净月潭、莲花山、庙香山等为主的避暑旅游发展示范基地,搭建避暑旅游发展新平台,建成5个世界森林生态型避暑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10个避暑康养示范区、15个避暑旅游特色小镇、20个避暑旅游和休闲度假示范基地,打造国内首选、东北亚一流、国际知名的避暑旅游目的地。
巴中市城管执法局强力整治工地夜间施工扰民
云岩区社会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9%
市中小企业局组织召开“专精特新”企业家大讲堂
88家企业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湟中职教中心举办首次毕业生推介会
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正式启动
探寻长春消夏品牌发展的基因密码
外貌年龄投注方式都相似 宜宾遂宁两彩民同天领大奖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强化考核督导 确保扶贫成效
黄山市多项社保民生工程补助标准提高
韩城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区政府召开廉政工作会 朱仕木强调要严纪律、守规矩、做表率
德州市新增8名齐鲁首席技师
中方县检察院公益诉讼引入无人机
关于开展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 整治“四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高温黄色预警:多省份高温超37℃ 局地可达40℃
井陉县国税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86岁京剧名家杜近芳收徒:推动国粹艺术传承发展
南通卫校毕业生成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阳江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镇长走访调研企业 为企业发展壮大解难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