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年昆明市“米袋子”工程
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
昆政办〔2018〕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米袋子”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切实抓好“米袋子”粮食生产工作,现结合昆明市今年农业生产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总体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稳定、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广水稻综合种养技术,努力遏制水稻种植面积下滑的趋势。适当调增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小杂粮及特色经济作物等种植面积,逐步优化种植结构。继续探索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农艺结合、绿色综合防控病虫害、耕地轮作休耕、以种促养、种养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试点示范力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粮食综合效益和产品品质,努力增强我市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二、 目标任务
2018年全年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0万亩,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大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240万亩,实施高产创建40片,40万亩以上,农作物晚秋间套种计划种植110万亩;推广以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110万亩,实施休耕试点面积1.5万亩。
三、 主要措施
(一)以确保口粮安全为重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要稳定在350万亩以上,重点确保水稻生产。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改造后的耕地要优先恢复水稻生产。巩固石林、禄劝、嵩明等地稻田恢复成果,结合高产高效创建,推进米线原料基地、优质稻米基地和稻田养鱼示范项目建设,努力遏制水稻种植面积下滑的趋势,力争2018年水稻播种面积达到31万亩以上。适当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优质食用豆、薯类和杂粮杂豆等种植面积,打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优质马铃薯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提升蔬菜、花卉和水果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园艺作物增产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结合籽粒玉米调减和推行轮作休耕试点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在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切实推进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划定工作。选择资源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区域,划定省级下达的1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其中划定水稻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0万亩、小麦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30万亩、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0万亩,力争在2019年6月份完成全市“两区”地块划定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做到全部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二)以高产创建示范样板为引导,强化科技措施落实。以先进适用集成农业科学技术的实施为抓手,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样板为引导,全面提高现有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2018年全市建立省、市级高产高效创建点40个,实施面积40万亩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以基层乡村干部、农技人员和种植能手为重点,结合绿色高产创建园区建设,以ipm农民田间学校为模式,积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蹲点,面对面开展帮扶指导,搞好技术培训。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重点,在40个高产创建园区,各举办一所ipm模式的农民田间学校,加强对大春作物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防病虫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服务。
(三)提升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农作物间套种及晚秋作物种植力度,今年全市计划推广农作物晚秋间套种110万亩,11个核心示范点,每个点不少于1000亩。抓好以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配套技术110万亩以上。
(四)积极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农艺结合、种养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抓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推动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积极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整合绿色综合防控、农机农艺和种养结合,通过规模形成景观,带动二产加工和三产观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粮食综合收益。2018年继续支持寻甸七星、金源,富民东村、宜良耿家营等地开展水稻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油菜(冬马铃薯、大麦)—水稻—谷花鱼”等生态种植模式。2018年重点开展稻田养鱼(鸭、鳅等)等生态种植模式达1万亩。
(五)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根据我市气候类型多样、生态条件复杂、山区半山区面积大、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滞后、应用品种多、乱、杂等实际,建立起不同海拔的多层次新品种适应性鉴定和良种繁殖基地,通过强化种子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和育种新技术研发,把优良品种的应用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山区综合开发及粮食高产创建有机结合,促进我市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向高效创建转化。依托昆明市农科院,整合省市科研单位,专业种薯生产企业、马铃薯主产县(区)力量,以脱毒试管苗、脱毒原原种、原种生产繁育为重点,建立、完善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体系、品种标准和优质种薯生产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寻甸、禄劝、东川自然资源优势,打造5万亩优质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
(六)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行清洁田园建设,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计划。按照“一控二减三基本”要求,在用肥量大的玉米、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上,以滇池流域及补水区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在昆明市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0.5万亩,绿色综合防控10万亩,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确保农膜回收率逐年提升。对有害生物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控手段,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无害化和清洁生产,逐步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确保基本农田良性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
(七)加强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力度。进一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以主动防灾、避灾、减灾为目标,加强与气象部门协作,共享灾害性气候预测预报信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减少灾害损失,病害损失率要控制在5%以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鼠密度控制在3%以内。推进绿色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提高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能力,将六哨马铃薯、金源水稻纳入统防统治建设中来。
(八)引导农户调整农机装备,提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加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机装备,推进农事活动的全程机械化,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农事活动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80万亩以上。
四、 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米袋子”工程对确保实现全年增粮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抓好“米袋子”工程作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早做好面积规划,层层压实种植任务,要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各级农业、供销部门要积极组织、引导农资经营企业抓好农资调供、贮备,切实抓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购销工作,做到不误农时,保证生产需要。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农业、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切实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整顿,确保放心农资市场供应,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干部、科技人员广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化种植、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切实抓好农机服务,大力推行农机化作业,统一组织好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等工作,切实减少劳力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要抓好营销服务,规模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广泛开拓营销市场,落实订单生产、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抓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积极创建品牌,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兑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发挥产业优势,助推精准扶贫。我市粮食主产区域与贫困区域高度重叠,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资金和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辐射贫困农户。各级技术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找准发展方向,重点结合《昆明市农业局关于印发<昆明市18个贫困乡镇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昆农通﹝2016﹞48号)十大基地建设,支持贫困地区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到扶贫措施更加“精准”,使贫困山区和贫困农户获得持久增收动力。
(四)加强督查考核。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市)区各级农业部门要把“米袋子”工程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农业工作考核,要落实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县(市)区督查部门要派出督查组到生产一线检查督促,及时通报情况、总结典型经验,确保高质、高量、高效完成“米袋子”工程粮食生产任务。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3月16日
全省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暨志愿助残工作座谈会在东营市举办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 提升居民幸福感
渝水区2018年首期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开班
情浓浓 乐融融
朝阳区联合执法整治育慧南路环境秩序
【2018年第4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8年昆明市“米袋子”工程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
戴资颖夺得印尼公开赛女单冠军
更新了!新增38所高校预估在闽录取位次!
滁城将新增2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
“半台戏”走进宁化唱响新春
武汉集中修改多部环保法规 全面禁止长江汉江采砂
发扬示范引领作用工业百强认定增加“社会责任分”
推进省委省政府支持资阳发展“双十条措施”落地见效资阳干了啥?
男子淇河游泳遇险市民田文彪、韩海江合力救人
南阳市领导察看完全学校建设 扩充优质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
“江湖卫士”护水公益行受热捧 读者传来300余件大美图片
【烟台故事】令人咂嘴的福山民间美食
上海道教学院首届本科班毕业典礼暨汇报演出举行
澄城县四措并举夯实2018年重点工作
武乡县局开展业务骨干上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