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岁婆婆和儿媳耍性子经常找碴“训”儿媳

不离左右照顾婆婆三年,婆婆却经常找碴“训”她
      116岁婆婆和儿媳耍性子
  家住创业城的苏艳芳老人,今年82岁了。在她心里,老家是她心头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老家有亲人,有老房子,更有抹不去的记忆。
老家是苏艳芳老人最深的惦念。
  20岁当上“省代表”
  苏艳芳的老家在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现如今,老家有姐姐、妹妹,每到年关,她就开始分外惦记亲人。
  苏艳芳曾是村里人的骄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她曾是江苏省人民代表,1956年入党的她,至今还在交党费。
  老人说,当时,村里识字的人少,苏艳芳上到小学毕业,在村里是难得的读书人。
  1955年,19岁的苏艳芳和丈夫成婚后,就被婆家村里的人“挖掘”出来,让她当扫盲班的老师,教大人孩子识字。
  丈夫家是一个大家族,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婆婆是小脚。丈夫当兵走后,苏艳芳就担负起全部家务,每天挑水做饭,洗洗涮涮。
  她一边忙家务,一边专心工作,由于工作突出,1956年,苏艳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评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
  婆婆活到了116岁
  苏艳芳婆家长寿的人多,婆婆116岁去世,她的二大姑姐,今年已经101岁了,三大姑姐也已97岁。
  苏艳芳的丈夫,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玉门油田,夫妻俩后调到大庆。
  刚来大庆时,忙工作、照顾儿女,几年才能回一趟老家。每次回大庆时,婆婆都对她这个儿媳,依依不舍。
  2001年,丈夫退休后,苏艳芳跟随丈夫回到老家,那时婆婆已经113岁,夫妻俩不离左右地照顾老妈三年时间。
  几十年离家,终于团圆,婆婆对儿子儿媳有喜也有怨。
  婆婆有时会拉着她的手,跟她热乎乎地说话,有时也会找碴“训斥”她。见她做活穿不上线,就说:“穿不上就别逞强,我给你穿!”
  婆婆一百多岁了,眼睛居然不花,针线拿过去,马上就穿进去了,让她这个做儿媳妇的,感到很羞愧。
  把婆婆当成小孩
  伺候婆婆吃饭的时候,苏艳芳有时会给婆婆戴上围嘴儿,每到这时婆婆就会“训斥”她:“我是你的孩子啊?我不戴围嘴儿!”
  老伴体谅她,每每婆婆“训”她,就赶紧催促她说:“家里没菜了,快跟我买菜去吧!”为她解围。
  已经80多岁的二大姑姐,看到了,就会笑着对老母亲说:“你怎么专挑你小儿媳妇的刺儿啊?”
  婆婆说:“谁让她这么多年不在家了?我想她见不着,就生气呗!”
  不管婆婆如何“训斥”自己,苏艳芳从来不跟婆婆顶嘴,把婆婆当成了老小孩,细心地照顾她,给她洗澡擦身,给她买奶粉、糕点。
  每天坚持吃银杏
  婆婆一辈子生活在乡下,吃得最多的是玉米面煎饼,喝得最多的是鸡蛋汤。
  小儿媳给婆婆吃面包,二大姑姐逗她:“妈,你吃的是什么呀?”
  婆婆就会故作嗔怪地说:“小儿媳妇总是给我吃棉花!”惹得一家人大笑。
  在老家待了三年,把婆婆的后事料理完了,苏艳芳和老伴才回到大庆。
  家乡产银杏,每年老家人都会给他们寄银杏。苏艳芳虽然已经82岁,但皮肤细嫩,老年斑很少,血压不高不低。老人说,这可能与吃银杏有关。
  如今,老人的年岁大了,单独出门,儿女们不放心了,要回老家,也要孩子们陪同了。
  老家是远离故土的人,抹不去的惦念,苏艳芳希望,自己还能常回去看看。
  文/摄 大庆晚报记者 华浜

富阳渔山稻香节系列活动开场
滨州百年皮鞭作坊:70道工序制一根鞭子
江南区率先探索广西智慧城市发展
商河县从严从实从快打好扬尘污染防治攻坚战
市质监局许建仁局长带队到市属国有企业检查指导工作
116岁婆婆和儿媳耍性子经常找碴“训”儿媳
宁波向全球征集"爱心宁波"主题雕塑设计 最高奖10万元
含山警方端掉一特大地下“军工厂”
秋白菜长势喜人 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上市了
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李希在肇庆调研讲话精神
泰州供电公司2018年5月17-22日取消停电公告
把“新时代辽宁精神”转化为振兴发展动力
北京市核心区300座胡同公厕年内改造 将加装空调和节水增压便器
红色悦读站·贵港日报阅报栏正式启用
环境空气质量NO2与O3-8h排名(8月15日)
修复水生态 打造水景观
彩云湖景区张贴二维码 市民投诉情况属实可得红包
全面做好省运会后勤保障
石家庄34场春风行动招聘会正月初十开场
市食药监局全力做好华商节食品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