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 成都社区治理“专业化”


邻里中心让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罗大姐是小街坊治理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
近几个月,54岁的罗秀花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每天早上9点到10点,下午6点半到8点半,她都会和“豫府志愿服务队”的队友们到“豫府社区绿岛公园”、新街口小游园等地,看看有没有乱涂乱画或是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并进行劝导,这是她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雷打不动。
她和社区的居民都觉得,现在社区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
大半年前,这个主要由拆迁安置小区构成的社区,还是一个“三多三难”社区:遗留问题多、安置居民多、矛盾诉求多;城市管理难、社会综治难、社区服务难。
社区由“由乱到治”,邻里之间由熟人变陌生人再重回熟人的过程,社区治理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硬件环境和居民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以党建为引领
社区治理“专业化”
初夏的早晨,走进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豫府小区,在这个以新居民为主的安置小区,周边点滴叫人心生欢喜:道路整洁有序,左邻右舍见面微笑致意,邻里中心内,志愿者带来了一场咖啡自制实践的免费课程,就连散落在小区门口的几辆共享单车,也被擦得锃亮。
眼前这幅景象,在社区居民黄会明的心目中,就是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样本。
然而,一年前的社区并不是这样。各类安置小区建立后,居民们觉得住得近了、感情却疏远了。“还有垃圾乱丢、道路拥挤等等,出门了都没有地方去。”黄会明对此感受很深。
对此,街道和社区决心改变。首要着力提升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能力。社区书记刘平介绍,建立党建引领统筹机制,由党组织牵头,引入企业共建资金和党建共建,开展民主引领协商自治,搭建社会各界参与平台。“抓好社区治理‘专业化’也是解决社区问题的关键,我们社区居委会成立了五大专委会,目的是先让大家找到归属感,形成对治理工作的认同。”社区居委会主任闵艳坦言。
多方参与共治共享
构建高品质社区
每天晚饭后,租住在豫府小区的徐开国都会在方家河绿道大气、疏朗的林荫慢行走廊上散步。周末,豫府社区绿岛公园更是成为社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罗秀花笑言,公园里的人“比春熙路的人都多”。
享受着眼前的舒适生活,社区居民万吉福感触深刻,小街坊环境的改变也有自己和其他群众的智慧。
社区发展治理的成果,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标准。闵艳介绍,社区动员社区党小组长、居民自治小组长等通过专题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坝坝会”、新街坊城市营造居民见面会等方式征集居民建议意见,并采纳了多数意见。同时,社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参与,眼前这座充满了“人情味”的公园,出自全球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师之手。与此同时,社区创客、金融工程师这些“陌生人”也成了公园空间建设的新生力量。
环境变化人心聚拢
居民责任意识增强
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人心的改变。维护这份安逸祥和生活的意愿,也转化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罗秀花所在的“豫府志愿服务队”、万吉福所在的“护花指导队”、黄会明所在的“环保志愿队”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大家都认为,自己就是社区的主人,要尽好主人的责任。
社区书记刘平介绍,社区党委坚持“共治”的原则,动员驻区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联合构建起共建共享共治全域化治理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社区与驻区单位达成共建共管共享协议,起草共治文明公约,组建了新街坊群,不断扩大公园自治和共治的队伍。
罗秀花觉得,社区的变化不仅在环境的改变,“家”确实就在身边。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惠及群众,罗秀花和社区群众都对此充分认同。(记者 侯初初 赵子君 摄影 张全能)
原标题:社区治理“专业化” 提升居民归属感
相关新闻
党组织让小区更像一个大家庭
上个周末,家住温江区柳城街道光华社区的施舍又约上几名小伙伴,来到碧螺湖边的光华社区书屋。
过去,位于湖边的7幢房屋,都用于区级部门工作用房。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以后,区委、街道下了大决心,把湖边最优质的资源腾出来,变为了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是温江区柳城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构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最新案例。
光华社区流动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在社区发展治理中,我们坚持一核三治,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自治、德治、法治方面,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实现全空间治理。”社区书记周亚丽表示。
今年3月,首个“党员业委会”在社区应运而生。“新形势下党组织如何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首先是党建的龙头地位必须得到确立。要筑强社区这块基石,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因此,在抓社区发展治理上,我们把发挥党的政治功能放在首位。”周亚丽介绍,社区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4岁、以大学学历为主的“80后”队伍,建成“社区党组织——商圈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保障党组织在各个领域的全面领导,实现了党的基层工作和党员作用在小区全覆盖,筑牢了党员业委会成立的坚实基础。
周亚丽介绍,党员业委会的成立,给小区管理注入了“主心骨”,从而有了号召力,凝聚起多方的力量,延伸和拓展了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党建引领下,现在小区管理有序,基本上做到‘大事不出小区,小事不出楼栋’,邻里居民之间有什么纠纷,都通过党组织逐一破解。”党组织的凝聚力,让小区更像一个“大家庭”。
以党建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正在形成。记者了解到,光华社区还通过空间载体把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充分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挖掘了1000多名居民骨干,培育了20余家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了“爱家光华”发展微基金,组建了光华商圈共生共享楼宇促进协会。与此同时,在社区所有商品楼盘都成立了党员占比过半的业委会,开展了300余场邻里文化节特色主题活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正在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记者 侯初初 赵子君)

海警救助艇发力航行一次救两人
中共晋城市社会组织综合委员会成立
宏运社区志愿者免费为老年人理发
熊炜出席岳阳市推进口岸提效降费工作会
广州毕节共同出品公益歌曲 全国共鸣《一起幸福》
以党建为引领 成都社区治理“专业化”
选调生资格复审明日进行
【脱贫攻坚在行动】脱贫攻坚贵州做了什么?他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临沂市兰山区: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饮品畅销季 鲜榨果汁“出风头”
庄兆林出席在徐举行的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大会
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发布 十九大、新时代等上榜
广深港高铁车票昨日开售 坐火车去香港要注意这些
全新纪实栏目《外国人在海口》正式开播 传播海口好声音
不轻信 不随意传播
中信重工机器人成中国-亚欧博览会关注焦点
杭州引百余个海归创业项目 3000万投资现场确认
全市公安领导干部春训班开课
2018年马鞍山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成功举行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提出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