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近年来,
广州一直努力打造
“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而珠江
作为广州的立城之本、营城之源,
更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
未来的珠江两岸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呢?
真想坐上时光机去看看呀!
小编悄悄告诉你
真的可以“偷瞄”一下
未来的珠江呢!
往下看你就知道啦!
↓↓↓
日前,《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正式公布,其中提出要打造“大美珠江”,塑造花城如诗、珠水如画的世界级滨水区,实现精品珠江三十公里大开放。
《导则》对沿江
公共空间、临江建筑、
保护历史文物建筑、打造沿江慢行路径等,
做出了详细规定。
快快跟着小编,
“穿越时空”,
看看未来的珠江景观带吧!
亮点超多,
可别眨眼~
滨水空间动起来
岸线亲水比例提升至40%
临江大道堤岸效果示意图
亮点
●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
●形成挑台、栈道、码头、自然缓坡等多种形式的亲水岸线,提升岸线亲水比例至40%。
●临江一线街区高层建筑以点式组合为主,鼓励塔楼建筑可与江岸成一定角度布置,角度宜在15°~45°之间,以增加通江视廊的宽度和滨江建筑展现面,塑造变化丰富的滨江建筑群体形象。
江岸通道串起来
贯通两岸60公里慢行路径
亮点
●打通沿岸现存的施工围蔽、河涌隔断、桥底隔断等断点,形成两岸60公里连续的滨水开放的滨江慢行空间路径。
●根据慢行速度不同,打造“漫步道+慢跑步道+滨江自行车道”三条连续的慢行路径。
●新建跨江桥长度不大于500米,考虑建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行人和骑行者跨江。
●沿江路、滨江路、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河浦路等路段将打造为具有滨江特色的景观道路。
江畔夜景亮起来
三个十公里有不同“点亮”
广州境内珠江景观带,
总长约373公里,
分北、中、南、东四个区段。
其中
中段是展现广州形象的精华段。
西起白鹅潭、东至南海神庙,
分为西、中、东三个十公里。
珠江“点亮”方案针对“三个十公里”区域各自的风貌特点量身定制,打造有针对性、特色突出的夜景照明风貌主题,力求赏心悦目。
西十公里:
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
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选择以暖黄色为主色调,限制彩光使用,烘托中西合璧的历史景观风貌。
爱群大厦。陈忧子摄
中十公里:
从广州大桥到琶洲岛东端
现代多元、凸显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以新中轴为照明主轴,以白光、暖白光为主,展现都市活力、层次丰富的夜景主题。
珠江新城。曹景荣摄
东十公里:
从琶洲岛东端到南海神庙
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现代化港城所在的东十公里,将以鱼珠商务区为重点照明区域,以暖白光为主,允许局部彩光。
南海神庙
历史记忆活起来
创造榕树下的生活场景
榕树下的交往空间是广州特色生活场景,珠江边的大榕树应加以保护利用,通过场地设计形成丰富活动的场所。
亮点
●提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可识别性。
●强调重塑具有历史记忆的特色场所,如保护古树名木,创造榕树下的生活场景。
●计划恢复与弘扬广州花市与龙舟竞渡等传统文化活动。
创新产业兴起来
将形成24个产业集聚区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
珠江景观带同时也是产业集聚区。
营造创新集聚的繁荣珠江,
需要优化滨江用地功能。
为此,《导则》提出
↓↓↓
划定功能转换、功能提升、功能复合三类滨江功能优化街区,形成24个创新产业集聚区。
图片来源:网络
老城区注重转型提升商业业态类型,结合滨水岸线打造滨江商业体验。
利用骑楼及历史建筑,注入文旅休闲商业业态。
改造珠江沿岸工业仓储区域,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建设高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
好啦~这就是未来珠江两岸啦~
散步、骑车、看夜景,通通满足你!
坐等珠江变身世界级滨水区!
来源:南方+、广州日报、大洋网、广州政府网等
2018绍兴“花园滨海”观光项目启动
吉林市妇联“书香童年”爱心书籍捐赠活动走进永吉
机关社区召开“高质发展争先锋 后发先至做表率”大家谈主题党课
桥南街四举措着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12月18日召开
穿越时空,带你看看未来的珠江两岸
市经信委审批办:所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40%
崇左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绩效考评接受自治区核验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改革故事 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最多跑一次"
气象信息(2018年8月24日10时)
无知害了自己又殃及他人
春运迎来节前客流高峰
利州区“清除”电(机)动三(四)轮净化市城区交通环境
对于家中无日照的居民是否可以在路边晾晒衣服?
舟山跨海大桥春节单日最高车流量突破5.4万辆次
商丘市梁园区区科技局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
我市有序推进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联查联审
龙岩市政府召开第二季度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创业基地迎来丰收 农民大学生尝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