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桂敏
“老韩不走了”“老韩回来了”。今年70多岁的马双喜大爷,在村里跑了好几圈,给村里老哥几个一个一个传递着喜信儿。“老韩”不走的消息在村里悄然散开。
让宋尧村群众打心眼里佩服的“老韩”,就是2017年市扶贫脱贫优秀第一书记、2017美丽邯郸最美帮扶人、大名县扶贫功臣,复兴区委组织部驻大名县宋尧村第一书记韩献良。
推行色彩管理做到精准识别
走进大名县宋尧村,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而早些年,让宋尧村出了名的是一句“宁嫁外乡千里远,有女莫嫁穷宋尧”顺口溜,全村450户21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156户338人。
“来了就得干出个样来,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韩献良暗暗下定决心。
脚底板下出成果。为了摸透村情,韩献良带着两名队员,白天田间地头走
访群众,晚上走街串户了解民情,认真摸排贫困症结,谋划致富办法。他们经过多次与村两委干部商议探讨,在全省探索出了“3+2”色彩管理模式,开启了“地图”精准扶贫管理模式。“3”,即三色管理,用橙色、绿色、黄色分别代表一般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经过细致分类,156户贫困户按照其贫困属性已经全部在宋尧村贫困户分布图上标注清楚并上墙。“2”,即用白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分别制作成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袋。通过实行“3+2”色彩管理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对贫困户属性、居住位置做到了精准识别,趟出宋尧村扶贫开发的新路径。
积极跑争项目力推产业扶贫
实现精准脱贫,产业帮扶是关键,因地制宜是重点。韩献良瞄准村里的土地,向土地要效益。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他决定带领贫困群众对传统种植进行升级,大作土地文章,当年宋尧村便引进了全县最大的扶贫项目——占地150亩,投资76万余元的春秋大棚种植项目。并找来了第三方建设,贫困户不用出一分钱,建设了94个致富大棚。特别是围绕蔬菜大棚新修了4米宽1800多米道路,有效解决了蔬菜运不出去、群众走不出去等“瓶颈”问题。
“老韩,我们种的西瓜没销路,20万斤呀,那可是我们的命呀”种植户刘现宽说到。韩献良就放弃休息日,跑蔚庄、进王郎等市场为产品找市场、销路。韩献良还通过微信平台为宋尧西瓜作代言,仅半天时间就接到客商电话100多人次,经过10多天的努力,迎来了北京优鲜、家家乐、新赵都集团、大名县金戈公益等客户,最终20万斤西瓜全部销售出去。
为让脱贫效果更稳固,韩献良又引进唐人神项目、农村面貌提升项目、路灯等项目。“老韩”的名字再一次在村里被群众叫响,还被亲切地称为“西瓜书记”。
抓党建带队伍筑牢脱贫保障
2018年3月,第一批为期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结束。刚刚脱贫的群众会不会返贫?村里的蔬菜能不能运出去?于
是,韩献良又主动申请再干三年,并给自己定下“宋尧不脱贫,老韩不走人”奋斗目标。
“韩书记,你回来了我们就更有盼头了,你说怎么干,村两委一定全力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刘现平拉着韩献良的手说。
再次走进宋尧村的韩献良说:“这三年,宋尧村将重点发展集体经济、提升农村面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真正把村建成一个富强、美丽、幸福的新宋尧”。
韩献良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开展了“抓党建、建制度、提服务”系列活动,完善了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定了《宋尧村2018年—2020年发展规划》和村规民约三字经,修建“两室”活动场所。
韩献良组织村干部开展“夜谈+夜访”机制。一年多时间,村干部思维方式实现从“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村干部处理事情决策权实现了从少数人说了算到程序制度化转变;村干部服务积极性实现从“等着干”到“主动干”转变。
虽然,脱贫攻坚路上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但是,韩献良一直牢记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宋尧不脱贫,老韩不走人”的誓言。
河北省民政厅来我市督导检查
成都将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屏南: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
潍坊市质监局开展钢铁水泥产品监督检查工作
新南街道:海南社区举办“弘扬非遗文化 唱响廉洁风尚”剪纸活动
“宋尧不脱贫,老韩不走人” 记复兴区委组织部驻大名县宋尧村第一书记韩献良
永定区多举措全力护航仙人溪饮用水资源安全
住建部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奇葩小伙张不开口叫父母替他还钱 报警“求助”警察帮忙
藕田养龙虾江陵县一农户创新种养模式收益多
当涂县召开2018年全县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云梦入选全省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3+1”试点县
市商务局调研相山区重点餐饮业大个体户
柴桑区狮子镇开展“另类”党建调度会
修文县召开“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推进会
市发改委创新便民举措扫码知办事指南
峨眉山市:省科协来峨调研共享科技馆建设工作
兴平以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市运动员身体形态测试活动圆满结束
凌晨2点 2万环卫工人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