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家风的一面镜子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占菊荣
   家风传承,文脉相连。
  翻开历史的大书,一个个大家旺族,无不以读书为传家之宝,无不以读书为祖训之言,他们一代代以书香传家,那些闪耀的智慧,成为厚植中华传统家风的沃土。
  阳新“三孟”,是黄石地区读书传家的样本。
  三国时期的孟宗,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自幼熟读五经,才思敏捷,尊师爱友,受到当时名士的热捧。饱读诗书的孟宗,当时出任望江监池司马,主管渔盐业。一天,他母亲想吃笋,那时正是秋末冬初,山寒水瘦,万木萧条,孟宗在竹林穿来穿去,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一根竹笋,于是抱头大哭起来。孟母逝世后,孟宗来不及报上司批准,私自回家奔丧。办完丧事后,他又在母亲墓旁结草庐守孝三年,哭诉母亲养儿辛劳,痛斥自己未能尽孝生前。四邻八乡父老无不为之动容。孟宗的孝行,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他的曾孙孟嘉与孟陋,继承了先人遗志,发奋读书,都成东晋名士,他们三人各施其才,各展其能,为黄石地区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孟嘉的言传身教对外孙陶渊明有很深的影响。陶渊明8岁丧父,跟着生母孟氏住在外祖父孟嘉家里。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的条件,从而培养了陶渊明“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书籍是修身养性的密码,是传家经世的良方。“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读书,无疑是维系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不二法宝。
  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一生酷爱读书,不仅如此,他也很重视孩子们的读书。曾国藩一生育有9个子女,子孙多有建树:次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长孙曾广钧是曾家的第二位进士,23岁入翰林院,也是著名诗人;孙女曾广珊是著名女诗人;直系第四、第五代,大多是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曾国藩几位弟弟的后人中也涌现了诸多人才,有著名化学家曾昭抡、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著名革命家曾宪植、著名画家曾厚熙等。200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者多达200余人。
  一代代传承,真正传承的是文化,文化的传承才是真正的永世不断。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其根源是什么?读书经世。人才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中脱颖而出。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历史上注重诗书传家的,还有一位举世瞩目的学者俞樾。他以经学为主,对于文学、史学、诸子之学亦有研究。俞樾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书》。
  俞樾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见中,他冲破重重阻力,给了自家女子读书机会,并且懂得赏识她们的才华,常加以教导。三百多年前的俞樾能有如此的胆识与胸怀,实乃睿智。
  读书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根基。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书籍的熏陶,人身正,事必端,家和谐。作家梁晓声说: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让孩子们多闻闻书香,让那些触动人类灵魂的经典著作去陶冶他们、滋润他们,让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去激励他们、鞭策他们,一路伴随着他们茁壮成长。在第二季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叫白茹云的大姐,她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妇,且身患淋巴癌。在常人眼里,她应属于灶台、田间和病床,然而,她用诗词取暖,在病魔和贫困中,寻得了生活的诗意和生命的希望。她的事迹,如一面镜子,观照了过去,折射了未来。这是阅读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更是诗书传家的力量。

桦南县与北京捷成世纪文化产业集团开展合作洽谈
泰昌社区开展夏季食品安全检查 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生活垃圾乱倒惹人烦 九江城管多方努力解人忧
记者考点探营:孩子的中考,也是全家人的考试
大鹏新区安监局开展重点区域安全巡查保障春节安全
书是家风的一面镜子
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执法检查
婺城区15个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区级验收
蚌埠市局召开2018年蚌埠市辖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集体约谈会
海口已完成植树造林6559亩 占考核指标82%
沈马赛事期间35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临沂市图书馆日迎入馆高峰 接待读者超5000人次
市三医院200余名医务人员集中培训
九江市打造“5+1”千亿产业集群培育新动能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民营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力量
互助资金:“小资金”撬动脱贫攻坚“大杠杆”
红河州财政局全面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男子嫌弃车牌“不洋气”不愿挂 被记12分还罚款
一辆未上牌白色轿车倒车撞破燃气管 女司机系新手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在承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