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伪科普”伤了真感情


  据新华社报道,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保健品或医疗器械。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专业名词、专家解读、数据援引……出自医药公司营销团队、广告公司专业策划或自媒体写手的“科普”网文,看起来很像回事,但这往往是通过数据造假、修改研究文献、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等手段炮制出来的,极容易给受众带来认知上的混淆。
  有不少中老年人或多或少有些病痛,看到自身状况与文章中所写一样,很容易选择相信。此外,亲友之间往往还喜欢互相推荐这类文章,甚至劝说按照文章中写的那样做。如果这些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杜撰的,无疑会误导读者认知,甚至贻误治疗。
  面对铺天盖地的这些“科普”信息,若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准,很难明辨其中的真与假。一些所谓“科普”信息有的附上活生生的案例,有的加上耸人听闻的警示,还有的贴出“救命”方法。如此,就很容易忽悠人。辨别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一旦中了营销套路,极容易破财却又不能免灾。
  有医生警示,虚假医疗广告推销的产品,很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些“伪科普”信息,其一,受众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加强防范。比如,面对某些感兴趣的医疗文章,应多向正规医院医生求证。
  其二,平台和监管方面要强化审核与监管。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应对发布的文章加强审核,通过关键词屏蔽、黑名单提醒等方式控制“伪科普”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些“伪科普”多是虚假广告的变种,监管部门要拓宽举报渠道,加大对广告主、经营者和发布者的惩罚力度。
  其三,需要“真科普”有力还击。“伪科普”之所以兴风作浪,恰恰证明了“真科普”的稀缺。期待多措并举,别让这些充斥网络的“伪科普”伤害了朋友圈的真感情。(杨玉龙)

叶兰花入选省首批特级人民调解员
金东乡贤总会正式成立!海内外金东人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温馨家园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被程序员怒怼没文化真可怕!
解放区召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
元宵佳节,宜城静悄悄
别让“伪科普”伤了真感情
永兴县鲤鱼塘镇全覆盖多措并举宣传宪法
北京市鼓励建筑垃圾原地“变废为宝”
路海燕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8月份金华市区住宅销售价格继续上涨
杨浦区四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八月晚风,清凉一夏”第六届纳凉晚会活动
2018年9月内江市普通话测试安排
书店“避暑”畅游知识海洋
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 还百姓清水绿岸美景
保障骑行安全 饶城2500辆公共自行车“大体检”
今年我市公交站台改造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游客捡垃圾景区送门票 武汉人小长假文明出游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消费维权服务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莆田简化手续助创业
2018年清明祭拜交通攻略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