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3日华商报报道了男子“一房多卖”后失联一事之后,24日又出现了第5个买家。利君明天小区1号楼这套房已是“一房5嫁”。
从事房产中介多年的翟先生说,6月20日中午,房东石某到中介公司称要卖房,当时看了资料,有契税票原件、大修基金原件、还款结清单、房产证复印件、房屋产权登记簿(这些是二手房买卖的必备手续)。当时石某称,他急用钱,75万就能卖。
看到石某手续齐全,中介就让他签了委托协议。其间石某称,房子前段时间有一家看上了,当时约定50万元,付了一万元的定金。他们做过网签,但已过期了。最近房价涨得厉害,他愿意赔偿违约金。翟先生将房源传到公司内部系统,查了其他人的报价,同样户型有的要价已达105万,石某的报价75万并不高。
6月21日,翟先生联系了客户李先生,详细介绍完房子,李先生很感兴趣。当时翟先生同事也联系到了客户,有一个客户当场就要定。得知这套房子如此抢手,李先生专门请假过来看房,对房子的户型、朝向都满意。他担心再涨价以后买不起了,就想早点买下来。中介、石某、李先生在一起沟通时,石某还主动说起他跟原来的买家“分手”的原因。为了安全起见,李先生还把石某的身份证拿着,在公安系统上查询没有违法记录,才签订了合同。5月底,因石某不断催款,李先生在中介的见证下,付了7.4万元。
之后,中介方翟先生几乎每过一两天,都会打电话给石某,询问房产证办理的进度。石某每次都回复再过几天就好了。
翟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一个多星期前,石某电话关机了,他还是不停给石某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语音。其间,石某在微信朋友圈称自己在外地,没地方充电;在支付宝里回信息,说手机坏了在修理。石某曾约定7月19日下午面谈,也没有来。此后便无法联系。
翟先生说,7月23日,同事发来了华商报“男子一房多卖后失踪”报道的截图。他看了后,发现房源跟自己负责的是同一套房子,都不知该如何向买家交代。昨日,翟先生已跟买家李先生到唐延路派出所报案。据办案民警介绍,这种一房卖了这么多家的情况,他们办案多年也是首次遇到,是否还有更多的买家,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
昨日下午,目前已知的5家买主,已有一部分联合起来报案,希望用法律手段讨回公道。
律师说法
一房数卖 涉嫌合同诈骗
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王啸律师表示,卖方的行为已突破法律底线,毫无契约精神。因为不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登记为原则,在法律上合同效力和物权归属效力出现了二分性,现实中大量存在虽订立了合法有效的书面合同,但最终无法取得不动产物权的情形。在房地产虚火旺盛的时候,以背信的方式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就成为有些人的选择。
对卖家的这种行为,法律真的没有办法吗?王啸说,首先,从民事法律角度,由于各买受人与卖家订立的合同并未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均属有效。各买受人可诉诸法院,要求卖家继续履行合同,或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承担包括但不限于房屋差价损失在内的全部违约责任。其次,卖家一房数卖,并无实际履行的意愿和可能,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他通过合同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大额财物,涉嫌“合同诈骗”。最后,无论刑事或民事法律责任,买受人(受害人)都应当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控告或提起诉讼,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为何屡屡得手
价位低 主动取得买家信任
通过多位受害者的描述,记者发现了石某出售房子的一些共同特点。
出售房子的理由:他急着用钱。
出售的房子为何抢手:比小区其他出售的房子价位低很多。这样中介公司非常容易联系到买家。
如何取得信认:在与买家谈判时,石某会主动说出房子的一些基本信息,主动讲跟上一个买家发生的分歧。同时,石某本人穿着讲究,显得忠厚老实,斯文大方,还主动拿出身份证,让对方核实自己的身份。
学生一放假,学校周边的商家也适时地“放假”了,各种节约成本招式“上岗”
交运集团成全国首家专业校车领域通过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单位
莲湖区教育局坚持不懈对无证办学机构进行“回头望”
市政府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安排四季度工作,谋划明年工作振奋精神 凝神聚力 全力冲刺 为全年各项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鄂城新区严把“三关”过“廉节”
一房“四卖”又变“五卖”
一季度平昌县GDP增长8.2%
高博科技一期厂房建设完成10月份可完成老厂搬迁
市领导督导创文时要求:对标补齐短板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资产管理中心机场连接线沿线机电日常养护竞争性谈判公告
宿州市城乡规划局对接中规院,完善《大宿城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方案
全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会召开
1月31日抢修停气通知
连云港南云台林场60余座蓄水坝缓解旱情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再获佳绩
石奇珠要求海丰“红色村”推进 “三个示范”建设强班子强民生强产业
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组对延安市2017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
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选调公务员公告
李想等创客能手分享创业心得 现场互动交流热烈
固镇开发区国土分局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