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沿湖旅行零距离赏莲,为荷花绘制3个月成长日记


原标题:小学生沿湖“旅行”零距离赏莲,将为荷花绘制3个月成长日记
长港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公园荷塘边进行自然观察。 长江日报通讯员徐永胜摄
7月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彭毓颖 通讯员程思露)当科学走出象牙塔,融入自然与生活中,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2日,武汉市长港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到后襄河公园研学旅行,观察夏日水生植物,并播下莲种,为荷花生长绘制自然笔记。
“荷花原来和玫瑰一样,茎上长着小刺!”课前,后襄河公园自然导师吴琛岚,为学生们专门准备了刚从荷塘里采摘下的荷花、荷叶,第一次与荷亲密接触,学生们感到格外新奇。接着,吴老师带着学生们开始沿湖“旅行”,一路上除了看到塘菖蒲、荇菜、睡莲等水生植物外,还偶遇了黑水鸡和夜鹭等水鸟。
优越的水生环境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为什么睡莲能够平展地铺在水面上?荷叶是什么特别材料做的,竟然不沾水?学生们大胆提出设想,运用现有的知识试图去解答科学问题。自然导师吴琛岚讲解道,荷叶不沾水的秘密来源于叶子上摸起来毛糙的突起,它们是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这种生活现象给了科学家启发,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雨伞。
实地观察了荷花的形态之后,学生们接着体验了亲手种一盆碗莲。后襄河公园提供了碗莲种及培育相关工具,吴琛岚老师则从碗莲的泡水生根、土壤培育、后期施肥等方面向孩子们传授了“养荷秘籍”,孩子们回家之后将开始为期3个月的养荷之旅,并自愿为荷花的成长阶段绘制自然笔记。自然导师吴琛岚表示,自然笔记并非是生态研学课的考评成果,而是方便孩子记录观察过程和发现的一种方式,没有硬性的完成时间要求,孩子们可以在3个月的长期观察中,以兴趣为导向,自由记录下荷花成长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个性化的自然笔记,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并非高深莫测,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宿迁:“支部+物业”开启“农民上楼”通道
超万名选手报名参与 东部华侨城“山嗨街舞节”收官
鞍山这两个村被国家点名了,发展不可限量
书香进军营活动展开阅读交流 展现阅读魅力展望美好未来
湘潭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九次主任会议
小学生沿湖旅行零距离赏莲,为荷花绘制3个月成长日记
老人就餐就医不再烦!白云区太和镇多方联动助力长者居家养老
东莞教育扩容提质打“组合拳” 将新增学位17.4万个
中秋节期间广州东站将增开多次广东省内列车
“减产+涨价”或成今年春茶主旋律
千里寻妻骑车上高速 执法人员拦下施援手
明起,市城区机关作息时间有变
贡元巷社区“爱心义剪”很贴心
市委常委会召开 传达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 胡世忠主持
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打击先觉庙水库非法采砂的通告
为提高光伏发电效率,50多岁的“追光少年”比年轻人还拼
“水不是自来的,而是有限的……”——安阳日报小记者走进安阳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研学活动侧记
随州城区“一主四副”菜篮子充盈
市人社局获评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
触得到的艺术,“住进”广州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