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两年间,江州区贫困人口减少1万多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一批先进人物。6月27日,江州区举行“脱贫攻坚故事会”,邀请8名代表深情讲述自己的扶贫故事,台下数百名观众认真聆听——
致敬!这群搬走“穷山”的人!
□ 记者 黄海建 通讯员 陆华勇 农祖鹏
“扶贫路上有很多险情。有次在崎岖山路上,车辆突然失控差点掉下山崖。还有一次遭遇泥石流,差一点将我掩埋。可是我心里想,只要人还在,扶贫之路就要继续走下去!”江州区人防办副主任何海毅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扶贫故事,台下的数百名观众屏息聆听,不时有人抬手拭去眼角的热泪。
这是6月27日江州区“脱贫攻坚故事会”上的动人一幕。“江州区举行‘脱贫攻坚故事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也是激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谐共建的有利抓手。”江州区委副书记冯江华说。
那隆镇群黎村黄志东、左州镇龙合村何建新、新和镇卜花村农世玉三位贫困户代表首先登场,依次讲述他们不等不靠,发展产业拔穷根的故事。接着,左州镇龙合村党支部书记罗凌富迈上讲台,讲述他抓班子、带队伍,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左州镇林村村党支部书记何新雄讲述他带领党员、群众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故事。最后,那隆镇群黎村“第一书记”黄仕莹、那隆镇合卢村“第一书记”何海毅、那隆镇那内村驻村队员王海玫先后登台,和大家分享扶贫路上的苦与乐。
黄志东是村里有名的“拓荒者”。去年开始,他在山上发展黑山羊养殖业,将荒山变成牧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10户贫困户加入黑山羊养殖,脱贫致富有了盼头。“按照目前饲养的发展形势,我有信心和决心带领更多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黄志东说。
何建新将自己房屋周边的8亩闲地和荒坡利用起来种砂糖橘。经过精心管理,亩产量达1500公斤,收入9000 元。看到何建新种植砂糖橘喜获成功,全村有26户贫困户加入到砂糖橘种植中来。“有政府‘以奖代补’和小额信贷的好政策,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很足。”何建新说。
农世玉是卜花村的“鸭王”。他原来家庭贫困,后来在上级的扶持下,他利用小额贷款资金承包屯里的池塘养鸭。现在,年养殖规模1600只,年收入6万多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还有帮扶干部的热心帮助,才让我过上好日子,今后我要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过上好日子。”农世玉说。
罗凌富是龙合村的“领头雁”。左州镇龙合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水果村”,村民种植砂糖橘、沃柑3000多亩,全村群众种植水果年收入1400多万元。去年年底,龙合村成功脱贫摘帽,这些成绩的取得和罗凌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下一步,我们打算用村集体资金购买一架无人机,用于为甘蔗喷洒农药,每亩收费10—15元,在为农户服务的同时还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罗凌富说。
屯里建有垃圾焚烧炉、配备保洁员、户户发放垃圾桶、路路配备垃圾箱,形成人人都是保洁员、人人都是监督员……去年以来,“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林模式”享誉广西。这其中,离不开何新雄的付出与努力。“我们要建‘农家乐’、打造观光农业、升级乡村旅游……”谈到未来发展,何新雄信心满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再上一层楼。”
“既然来了,就要为群众做点事。”这是黄仕莹初到群黎村的想法。一年多来,从江州区委组织部来到群黎村后,他访遍全村9个自然屯736户农家。他争取到上级帮扶资金128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安全饮水、屯道水泥硬化、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10个;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个,全村完成改厨、改厕217个。他发挥群黎村自然资源、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帮助群黎村三位返乡青年党员做强做大崇左市三亩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群黎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全村72户贫困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贫困户增收20多万元。“只有看到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我才感到高兴。今后我将继续投入扶贫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黄仕莹说。
“这是为了保命,怕摔在山上,发出声音便于家人寻找。”跋山涉水来到合卢村的何海毅,发现村里的老人进山时,脖子上都悬挂一部收音机。
问清缘由后,“行路难、通信难”,山区群众的痛苦让他感同身受。经过努力,他牵头修通了通信基站,结束5个屯没有手机信号的历史,还完成了8个屯18公里的硬化路建设,建成5座屯级垃圾焚烧炉和2座篮球场。“芒果不熟,何海毅不走!”,他带领群众发展水果种植,当群众担心政策有变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了这句话。“合卢田螺畅销了,我们脱贫增收就有希望!”前几天,那隆“兄弟节”时,合卢田螺卖断货,这让他感到高兴。“下一步,要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合卢田螺走上市民餐桌”。“第一书记”吃住在村,无暇照顾家里,何海毅觉得很愧疚。“谁说我没有爸爸。我爸爸是‘第一书记’,在农村上班。”4岁女儿何秉幸上幼儿园,何海毅难得参加的一次家长会上,女儿说出的这句话让他百感交集。
“女的也能干成事?”面对质疑,江州区委宣传部派驻那隆镇那内村的驻村队员王海玫用实际行动回应。她发动群众建设篮球场和舞台,硬化道路,安装新路灯,修建垃圾焚烧池。“你放心去干,一切有玫姐顶着!”岜宁屯新任屯长马秀森年纪尚轻,干事放不开手脚,王海玫鼓励他大胆干。38岁的贫困户王某上有父母,下有儿子在读小学。10年前妻子病故,一直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王海玫接二连三地走访,最终让他勇于面对现实,坚定信心发展生产。王海玫还成功邀请70多位在外工作的岜王老乡返乡举办文艺晚会,并捐资助学,让贫困学子上学“一个不少”。扶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王海玫用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和奉献感动着每一户贫困户。
“今天听到这些扶贫榜样的先进事迹,深受鼓舞。我要用好驻村的每分每秒,埋头苦干、积极作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听了报告后,驮卢镇逐盎村“第一书记”黄金全说。太平街道古坡村贫困户黄学能说:“看到这些人为扶贫这样努力拼命,我很感动,以后我要好好配合扶贫干部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践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争当‘脱贫攻坚一线先锋’”主题教育活动,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故事会’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多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激励干部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争当新时代脱贫攻坚先锋。”江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剑平说。
增城区召开2018年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队员工作动员会
沅陵县电力公司:党员身边无投诉立足岗位做表率
宁强县志愿者进行保护汉江源头水资源签名
零陵何仙姑:漂流产业掀起乡村旅游热潮
装修旺季投诉也“火” 四大类问题成热点
致敬!这群搬走“穷山”的人!
市政府副市长张晓静、市妇联主席蒋鸿燕一行在我区开展母亲节慰问活动
我市召开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部署会议
“石文化”产业成石门全域旅游新名片
城步重拳整治违建乱象
端午火车票全面开售 长沙到这几个地方车票几乎售罄
污水不冒了 道路平整了
深圳未成年两兄弟沉迷网游 合伙盗窃双双被抓
教育局:2018年常州市中小学生“我们爱科学”冬令营顺利闭幕
【执法局】春节期间 “五车”案件零投诉
我镇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21位
宿迁:一句“垃圾桶在哪?”说出了文明的涵养
我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张恩亮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
青海省对西宁市2017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大会召开 王晓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