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当好区域发展的排头兵探路者
编者按 园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于7月25日正式印发《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就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全面深化改革确定了十三项政策措施,成为指引烟台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更好地推动《意见》的贯彻落实,《烟台日报》日前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烟台开放地标”栏目,对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改革开放成就、经验等进行了报道。近日,又派出骨干记者专访了市商务局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部门和园区主要负责人,就如何发挥园区的示范领跑作用、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谈思路、谈举措、谈打算,为把烟台园区全面打造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引领区和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汇聚起磅礴力量。
市商务局局长刘森——— 烟台开放发展史也是一部园区成长史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 加快建设烟台市现代化经济中心
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于东——— 打造烟台新动能培育核心增长极
招远市委书记、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主任贺业增——— 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
烟台开放发展史也是一部园区成长史
———ymg记者专访市商务局局长刘森
烟台新闻网9月10日讯( ymg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兆鹏)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烟台,烟台的开放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园区的成长史。“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烟台出台《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烟台园区发展的重磅文件,将有效解决各类园区尤其是4大国家级园区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创新等方面问题,为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类园区也要以此为契机,立足实际,积极作为,始终当好区域发展的排头兵、探路者,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市商务局局长刘森表示。
谈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成就了烟台
ymg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请您谈一下改革开放对烟台的意义是什么?
刘森: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是烟台加快发展的最大动力、最大优势。从1984年引进第一笔外资算起,截至2017年底共有10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烟投资151个项目,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体中最具活力和效率的板块。全市外贸进出口从开放之初的0.24亿美元起步,到2017年底达到456.1亿美元,是1984年的1900多倍。目前,烟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量均居全省第二,境外实际投资居全省第三,成为山东开放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2017年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中,对外开放的贡献率都在三分之一左右,全市外资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分别占全市的35%和40%左右。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烟台,是改革开放让烟台从当初默默无闻的滨海渔村,成为现在这样一座产业体系配套完备、双向开放格局初显、城市地位和国际形象日益提高的现代化城市。
谈园区作用——— 改革开放发展的主阵地
ymg记者:改革开放对烟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您评价一下各类园区在改革开放中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和任务?
刘森:肯定烟台的改革开放也就是肯定了园区在改革开放发展中的主阵地、主载体作用,因为从发展的实际来看,烟台开放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园区的成长史,各类园区已经在并且仍将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
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产业载体。园区因其产业聚集、政策优先、配套完善等优势,成为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的发展高地。目前烟台市各类园区培育聚集了19个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成为全市率先发展的龙头。下步,我们还将鼓励各县市区对园区实施空间、资源整合和产业调整,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模式,提升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尤其是将重点抓好中韩(烟台)产业园这一国家机遇,加快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全面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确保在全国三个同类园区中走在前列。
园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平台。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2017年,全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万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9亿元,分别占全市的比重为82%和65%;完成进出口总额256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0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83%和73%。可见,园区成为全市发展活力最足、贡献最大的板块。下步,我们还将支持龙口市、莱州市等整合提升省级开发区规模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把园区发展平台做得更大更好。
园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基地。市委、市政府始终鼓励各类园区“敢为天下先”,率先打破体制机制束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类模式。今年,烟台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牟平经济开发区获批全省第三批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目前烟台试点数量全省第一。其中,龙口开发区“聚集招商主业,创新市场化招商”试点经验入选省“最佳实践案例”;烟台开发区成为全省两家中小企业双向投资促进服务平台试点之一。
谈深化园区改革——— 力推四大国家级园区对标进位
ymg记者:今年市里新出台了《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您认为这将对全市各类园区,尤其是几个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刘森:7月25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这是烟台园区发展的重磅文件、纲领性文件,将有效解决烟台各类园区尤其是4大国家级园区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创新等方面问题,为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意见》中,我们为烟台开发区明确赋予全市现代化经济中心的战略定位,鼓励推进“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机制、国资国企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双招双引”体系等先行先试,助力其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6位。
围绕发挥烟台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重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创新工作,助力其到2022年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前进15个位次以上。
全力支持烟台保税港区进一步整合发挥东、西两个区片,重点推动东区整体西迁置换,争创港产城一体化核心功能区和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确保主要业务指标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
谈新一轮发展——— 把创新贯穿发展始终
ymg记者: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您认为烟台各园区应怎样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取得新突破?
刘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认为对园区而言,要想取得突破、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坚持把创新贯穿发展始终。具体到创造怎样的生态促进发展,主要是应该做到“四个新”。
一是明确新站位。园区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必须要着眼全局和长远,当好区域发展的排头兵、探路者,注重在发展理念、思路举措等方面趟出路子、探索经验,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打造新模式。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理念层出不穷,园区更要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招双引”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的平台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争取新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产业领军人才。
三是提升新效率。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简政放权的规定,列出放权目录,把市直部门相关投资项目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审查审批等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到园区管委,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园区减负加速。
四是展现新担当。在园区推行扁平化管理,因地制宜精简或剥离园区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建立按岗定薪的绩效薪酬制度,对特殊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招商人员实行特岗特薪、特职特聘,充分释放园区活力。
开发区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
加快建设烟台市现代化经济中心
———ymg记者专访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
烟台新闻网9月10日讯(ymg记者 侯召溪 通讯员 张俊鹏 王聪)作为烟台改革开放地标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又一次站上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抢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机遇,我们率先探路引领,加快体制创新,重点推进七大领域改革,力争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表示。
谈改革开放40周年——— 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
ymg记者:作为改革开放地标的开发区,开启了烟台对外开放的大门。请您对开发区建区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予评价。
牟树青: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烟台开发区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自1984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随着一轮轮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从最初的3933人增长到今天50万,地域从10平方公里的荒滩发展到36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05亿元,占全市1/5;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976亿元,占全市1/4;进出口总额1696亿元,占全市1/2强,占全省1/10;实际使用外资42.2亿元,占全市1/3;国地税收入279亿元,占全市1/3。地区生产总值列全省171个县市区(开发区)第二位,进出口总额高于除青岛之外、包括济南在内的15个地市,国地税收入高于聊城、德州、泰安、枣庄、莱芜5个地市。在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谈深化园区改革——— 重点推进七大领域改革
ymg记者: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请您谈下感想。
牟树青:对开发区而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抢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省级以上园区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机遇,率先探路引领,加快体制创新,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意见》后,开发区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动员全区上下充分认识加快园区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深化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并成立园区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领导、部门的职责分工,统筹推进全区改革发展工作。
ymg记者:请您具体谈谈开发区的推进举措。
牟树青:在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外园区改革经验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反复研究论证,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总体方案》,以激发干部活力、集聚发展动力为主线,重点推进七大领域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构建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在现行“大部制”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推进机构重组和职能优化,实行“大经济”“大招商”“大建设”“大审批”“大执法”“大社会管理”“大农林水海”等大部门管理,形成“小机构、大协调、大服务”协调服务机制,构建职能界限清晰、机构设置科学、机制运行顺畅的高效管理体制。
二是实行“全员聘任、双轨运行”,建立更富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在全市率先试行包括工委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全员聘任制,实行“档案封存、双轨运行”,干部编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打破行政事业、编内编外身份界限,不搞论资排辈,构建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充满激情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三是改革薪酬分配与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探索构建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收入体系,实施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薪随岗变、奖勤罚懒,拉开分配档次,彻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实现从“发工资”到“挣工资”转变、从“铁工资”到“活绩效”转变。
四是优化招商引资机构与职能设置,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双招双引”体系。积极构建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市场化招商“三位一体”招商新机制,打造“1+8+6”专业招商体系。“1”,就是设置招商合作发展局,统筹全区整体招商引资工作。“8”,就是在招商合作发展局下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八个企业化运作的产业促进中心,系统化、链条化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工作。“6”,就是进一步强化中韩产业园、化学工业园、保税港区西区等六个专业园区“双招双引”职能,更好发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主体作用。
五是实施“先进制造业卓越集群计划”,建立特色(新兴)产业专业化服务促进机制。重点围绕消费电子、汽车、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十大产业集群,探索构建“五个一”特色(新兴)产业专业化服务促进机制(一个卓越集群,对应一个促进中心,制定一个专项规划,建立一个专家智库,匹配一支引导基金),打造高层次人才高技术项目加速集聚、卓越集群强势崛起的大载体、大平台、大生态。同时,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态,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六是优化国企组织架构,稳步推进国企改革。采取改制退出、合并压减、公司制改建、板块重组整合等措施,横向构建公用事业、城建开发、资本运作、资产运营“四大板块”,纵向实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资运营主体公司—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三层架构”,形成符合国家改革方向、适应开发区发展需求的国有经济布局和产权架构。
七是搭建高水平要素供给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修订制定《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先进制造业强区战略实施意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调整优化投资奖励、贷款贴息、研发补助、设备补贴、培训资助等招商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留抵退税返还、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等减税降负政策,实行差别化土地资源分配制度。
谈新一轮领跑发展——— 抓好“四个集聚” 发力“三大战略支点”
ymg记者:站在改革开放40年新的历史节点上,烟台开发区如何实现新一轮的领跑发展,确定了怎样的思路?
牟树青: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提出的“体制机制创新做示范、对外开放当表率、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全面从严治党树榜样”总体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烟台市现代化经济中心”战略定位,高度聚焦产业集聚、科技集聚、人才集聚、资本集聚,在全市开放发展中更好发挥“领跑”作用,力争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6位。
在发展布局上,将坚持“三条主线统筹谋划、东西两区协同推进、五大组团环环相扣”,就是统筹抓好东区城市更新、西部新港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三条主线,高标准提升东部建成区、打造西部新中心,以系统规划引领打造五个镇街组团,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产城和城乡融合。
ymg记者: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牟树青:在工作重点上,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谋划确定了城市更新、国际人才港、蓝色种业硅谷三大战略支点,并对应成立了三套工作班子,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五年计划,确定22个重点区片,推动传统制造业腾笼换鸟、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补齐短板、集聚发展,城市品质与产业素质全面跃升、相得益彰。规划建设“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学术交流、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人才载体,建成与制造业基础高度融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洼地、创新开放高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基地。规划建设“烟台八角湾蓝色种业硅谷”,依托5个国家级海洋原良种培育基地,打造以经略海洋为主题,以原良种产业为引领,以海洋高端人才、科研院所、创新资源聚集为支撑,以海洋科技、文化、科普、旅游为特色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ymg记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开发区如何强化各项目标和部署的落实?
牟树青:在推进落实上,建立“10+1”重点工作推进机制。“10”就是对事关全局的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及城市化、先进制造业、西部新港城、项目引进、现代服务业、金融和资本运营、中韩产业园、招才引智和创新创业、重大民生事业、文明城市提升工程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十项重点工作,成立由区级领导挂帅的十个领导小组;“1”就是配套成立了作风效能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以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的18个重点项目为引领,强力推进总投资2200亿元的143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储备项目,每月集中开会调度。
济宁市价格监测中心召开业务培训会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河南电视台到扶沟县拍摄《红色记忆》系列专题片
未央区梁晚晴区长主持召开全区铁腕治霾工作推进会
索溪峪街道双文村利用网格化管理平台解决两起事件
改革开放40年烟台开放地标 各负责人谈园区改革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该如何防治 中英专家齐聚重庆开展交流研讨
邹平县:皮台田到西董街道调研
遂溪有个收蟹大王 渔民出海归来都会找他……
市南简政放权!大批行政权力事项被取消、调整
市纪委召开派驻派出纪检机构工作座谈会
扶贫的“第一书记” 打通群众“连心路”
2018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作品进入初评
15日,在顺邵高速公路项目K26+300—K27段,工人在进行路面摊铺
乌拉圭门将“黄油手”送礼 世界杯法国2:0晋级四强
印台区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生意去哪儿了? 合肥那些高架旁的商业体现状调查
洪梅:约300名残疾人参加免费体检活动
威海皂埠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加大监管力度 强化源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