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产业扶贫激活贫困村“造血”功能


近年来,含山县陶厂镇牢牢把握富民增收目标,以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扶贫,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增加低收入农户工资性收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搭上送政策、送产业、送岗位、送服务这趟扶贫“顺风车”,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的新路子。
产业扶贫为贫困村注入发展活力
1月1日,走进位于含山县陶厂镇司徒村东侧的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陶厂镇司徒村扶贫工厂”看到,粉丝厂门前数千平方米的晒场挂满了一排排晾晒的粉丝,被热气腾腾笼罩着的加工车间生产线上,10多名工人正在忙着打芡、和面、盘条、捞粉……,不停地将出锅的红薯粉丝晒挂在支架上。“通过岗前培训,我现在已经是这里的技工操作熟工了,不但每个月可以挣到几千元工资,而且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人,打理自家的农田,这样的好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司徒村贫困户孙之久边干活边和记者搭话。
司徒村位于含山县陶厂镇西部山区,这里岗地多、耕地少,村集体经济极为薄弱,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农民中的青壮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在村中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还有一部分就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家庭。为彻底改变现状,陶厂镇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响脱贫攻坚战。针对当地农民一直以来就有利用山地种植红薯,并手工作坊式加工生产粉丝习惯的传统产业特产,该村在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帮扶下,通过盘活闲置的村建规山小学资产资源,村集体投入20万元扶贫资金参股合作的模式,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张自来合资创办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兴建总投资178万元、年产250吨优质红薯粉丝项目。该项目从5月份洽谈,到10月底正式投产,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向市场销售注册商标为含山司徒“品为先”纯红薯粉丝系列产品。“从红薯粉入锅到半成品粉丝,整个工序下来,大约需要1个小时,按照这条以传统工艺的半自动化生产线效益,每小时可达到400公斤粉丝的产出量。投产二个多月来,已加工粉丝30000多公斤,销售5000多公斤,预计春节前完成订单量70000多公斤”,产值80多万元。含山县品为先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维军指着刚刚加工好的粉丝高兴地说道。
就业扶贫为贫困户甩掉穷帽
在粉丝车间从事生产线技术岗位的孙之久,几年前,孩子罹患淋巴癌,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即便这样,还是未能留住孩子。中年丧子的他,妻子又诊断为慢性糖尿病,长期依靠药物维系的病症。2014年,孙之久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政府为他家办理了低保,家里还养了2头猪,又种了3亩地,还有通过小额扶贫贷款的3000元分红,但是即便如此,家里的收入还是十分有限。他说:“自从安排在这里上班,凭他的吃苦耐劳和练就的技术,他的月收入在3000多元,估计春节前能拿到今年9000多元工资收入。”同样,在这里上班的贫困户村民张洐利告诉记者,他也接近50岁了,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在校就读的残疾女儿,自己多年来一直靠打工挣点钱贴补家用。现在有了这份家门口稳定的工作,不仅能照顾到家人,还能挣到每年几万元的收入,心里感到甜滋滋的。据了解,目前,该厂安排了首批26名村民家门口进厂上班,其中的有20名职工是贫困户家庭,月平均工资近3000元。不仅通过就业扶贫增加了贫困户家庭的收入,还为村集体带来场地租金和参股分红每年不少于1.8万元的收入,有效带动了村出列、户脱贫。
质优争天下,诚信赢客心。陶厂手工红薯粉丝虽然是远近闻名当地特产,但是要真正打开市场销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黄维军告诉记者。公司始终秉持以“质量和品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采购模拟手工制作红薯粉丝的加工设备,使用天然气蒸汽锅和烘干,以及不添加如何防腐剂的工艺流程,保留了传统手工粉丝的口感和品质;另一方面下大力气拓展杭州、上海、南京及周边大中城市的销售渠道,并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的有机融合。今年,还将新增一条全自动红薯粉丝生产线,并吸纳更多村民进厂就近上班增收,实现达到年产25万公斤产量、产值500多万元的新目标。同时,还计划把打粉丝产出的粉渣综合利用,外送酒厂酿酒或加工制成饲料养鱼,提高红薯粉丝的下游产业效益。
造血扶贫持续脱贫不返贫
“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村施策,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脱贫攻坚路上基层干部的使命和责任。”陶厂镇党委书记郭传保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植红薯的产量约2500公斤,按照20%的出粉率,每公斤红薯粉以12元的市价收购,亩产收入约6000元,远比单纯卖红薯高出几倍。”下一步,该镇将成立以行政村、企业和贫困户土地入股的红薯种植合作社,并组织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农户种植红薯,发展订单农业,延伸地产红薯产业链,推动红薯粉丝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另外,该镇在发展现有的4100亩油牡丹、美国薄荷山核、黄金梨,以及600亩蓝莓、200亩黄桃等农特优产业扶贫基础上,现已又招商引进了“牛肉粉丝方便面”生产项目,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牛肉、红薯粉传统食品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鼓励生产运营型企业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效应。让贫困村从以往的传统帮扶模式转变成产业扶贫的“授人以渔”方式,将“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彻底实现贫困村脱贫不返贫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张爱平深入经开区联胜村、苏家村调研
台州湾集聚区成功出让5宗工业用地
市住建委赴定点帮扶村开展走访调研
新坝派出所民警为弱势群体上门服务
我市各校开展 “扫黑除恶”宣传教育活动
含山产业扶贫激活贫困村“造血”功能
临北回族乡提前做好秋季秸秆禁烧准备工作
春暖花开好踏青
孟津县审计局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26年 篮球之城再获金杯——丹东男篮夺得省运会冠军纪实
春节期间北京开通24小时应急送电服务 金额提至100元
“2018健康中国一起舞吧”广场舞公益行走进泗洪
广和大桥往广州方向临时封闭 往机场方向绕道一环北延线
中共西安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 西安市司法局 关于在全市认真组织开展“七五” 普法中期督查的通知
商丘市召开2018年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专题工作会议
短短三四天时间,单价跌了二三十元 吃河虾的好时候到了
“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省金融专家团入企帮扶培训会在我区召开
龙岩市委市政府检查组在永定上杭和经开区开展工作检查
中央扫黑除恶第六督导组第三下沉小组进驻安阳市开展督导通告
旅游城市“专坑外地人” 管理部门不能只靠事后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