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贴出招工启事,前来咨询的务工者多持观望态度。蒋文广摄
温州网讯 “生产订单都接到三个月以后了,但节后返岗的员工还不到40%,再招不到员工我们光违约金就要赔掉上百万元……”这几天,正是许多鞋企节后忙着赶订单的开工时期,但和往年不同的是,如今不少中小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在马不停蹄地赶工的员工却不是很多。愈发严峻的招工形势成为今年双屿鹿城工业区多数鞋企的新春难题。
不少鞋企仍存大量用口缺口
昨天上午,在位于鹿城区泰力路22号的一幢容纳了5家生产加工型鞋企的老旧大楼中,原本应该热闹赶工的生产车间,只有300名车间工人在岗位上抓紧生产。而往年的这个时候,5家鞋企的1000多名车间工人基本都已在节后如数返岗了。
“今年招工的牌子挂出去十几天才招了50多人,离我们的需求还差250多人。”温州市丹舒亚鞋业有限公司位于大楼一二层,据该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陈国忠粗略估计,由于周边房租上涨等因素,今年节后返岗的员工不足40%。
对于丹舒亚这样的中小鞋企来说,绝大部分车间员工都来自湖北、贵州、四川等地。由于订单多员工少,春节刚过,几家企业就分别在大楼门前挂出不同职位需求的招聘启事,但当天上午,记者却发现前来咨询的务工者为数不多且以观望为主。
陈国忠说,新春招工情况不乐观,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订单,接下来企业将可能面临上百万元的订单违约金。“实在没办法我们也只能把到手的订单交给别人做。”陈国忠说,今年的招工难是他们难以预料的,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丹舒亚这样存在大量用工缺口的生产型鞋企,在双屿的鹿城工业区占极大一部分。
外来务工者感慨生活成本高
在鞋企纷纷感慨“招工难”的同时,许多来温务工者也在为与日剧增的生活压力而发愁。
40岁的孟先生来自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他昨天一早就骑着自行车在工业区里四处找工作打算跳槽。孟先生说,他在温州已经待了18年,前后换了十几份工作。“有的鞋企既不包吃也不包住,所以每月光花在吃住上面的开销就是很大一笔钱,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过几年就回老家了。”
孟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他在鞋厂做车工每月七八千元的计件工资计算,除了固定寄回老家给妻子孩子的4000元钱外,他租住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简陋房间每月要付500元房租。因为独住不常做饭的缘故,他每月还要在三餐饮食上花掉大约2000元。这样一算,即便十几年打工下来也没有太多积蓄,至今都还买不起老家的一套房。最近儿子将结婚,这让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继续留在温州。
和孟先生这样的“70后”不同,出生于1994年的贵州毕节小伙韩炳益在求职中显得自如许多,但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和工作压力,还是让他不禁有了回家的念头。“忙的时候每月差不多要做四五万双鞋,最多可以赚到5000多元工资。”考虑到老家的房子明年可能要拆迁,韩炳益说再做一年,明年可能就会留在老家了。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陈佩蕾
吉林市2018年城区项目土地出让推介会举行
食物也是“药”!最全食物功效,便宜好用无副作用!
我市开展漳州火车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严打各类非法客运车辆
莒县一村民寻找老战友 如今已找到
拖欠4万余元工资拒不支付 泽州警方上门宣讲规劝 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
鞋企新春开工喜中有忧:接订单接到手软 找工人找到腿软
方城县:方城县杨集一中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市金融办引导金融机构差异化特色化参与脱贫攻坚
常州推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五级梯队"优秀教师达6148人
承德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天台“囡节”为乡村振兴搭建平台
早达标早受益 晚达标更伤财
VOCs排放不达标企业将在5至10月落实错峰生产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药品生产监管专项行动
梨树县地税局深入推进“只跑一次”工作
老人热病了 民警及时帮忙送医
牛角沱大桥大修将分四个阶段进行 封闭半幅交通至11月上旬
纪录片《深墓钟声》探秘曾国编钟史
经开区召开 “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集中研讨会
市行政审批局:下好先手棋 争当排头兵
隆林:“四个大兴四个争当”深入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