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循环模式,富有荆门特色


  阅读提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由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起步,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荆门一路探索,形成了具有荆门地方特色的五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以来,我市从地域、产业、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打造了富有荆门区域特色、极具发展魅力的五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全市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矿产”资源循环模式。国家“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区创立了由废弃电池回收箱、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超市和3r循环消费社区连锁超市构成的多层次回收体系,覆盖了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100多个县市,形成城市、政府、企业、市民联动的城市矿产资源开采模式;围绕城市矿产的开采利用,建成中国废弃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与废弃钴镍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的示范生产线,所形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入选国家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
石化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以石油化工为底色,实施产业融合配套,打造和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荆门石化对废弃物实行精深加工,将醚后碳四进行分离,获得正丁烯、正丁烷等,再进一步加工生产丁二烯、顺酐、异丁烯等产品。综合利用园区废弃物,延伸发展光引发剂和水性光固体化涂料、医药化工、锂电池材料、碳一化工等五大产业。此外,园区集中建设热电管网系统、公用管廊、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公用气体岛等公用工程,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荆襄磷化工循环模式。按照“以肥为基、多元发展、延续开发、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实现了资源向优势企业、产业向优势地区聚集,促进了磷化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湖北大峪口等龙头企业实行采选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和肥化结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祥福化工公司利用含磷污水制冰晶石,使胡集地区磷化工企业80%的工业废水实现了循环利用;湖北楚钟、世宇化工、春祥化工等企业利用磷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等建筑材料,硫酸装置的余热发电,能源实现梯级利用。
中国农谷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生态种养上,重点培育了“猪—沼—肥—菜”“秸秆养牛—牛粪种菇—菇料还田”“鸡粪回收—生产有机肥—种植有机稻(菜、果)”等多种生态健康种植养殖模式和“猪—沼—渔”“猪—渔—鸭”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荆门市仙羽禽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200万只蛋鸡的排泄物,年产生物有机肥2万吨,使鸡粪“变废为宝”。
在种养加销上,建成了京山、沙洋农副产品加工循环利用产业园、钟祥农产品加工园等专业园区,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多家,配套建设各类生态种养基地110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达到3.7:1,形成了以农养畜、以畜带工、以工保经、以经促农的良性循环。在产业融合上,建成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彭墩乡村世界旅游景区、万紫千红植物园、农耕文化博览园等知名乡村旅游景区,创建了18个省级旅游名村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观光农苑、农家乐园等生态旅游1800多家。
农产品深加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依托国宝桥米、洪森粮油等龙头企业,重点实施稻谷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利用、木材及三剩物加工利用、畜禽和水产加工及副产物循环利用工程,实现“吃干榨尽”一粒米、一只虾、一条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五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饲料化)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具有荆门特色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荆门环星油脂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年处理稻壳等农作物秸秆10万吨,年产2万吨塑木复合材料及年产8万吨稻壳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具有荆门特色的五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众星捧月,魅力无限。(记者 姚桂林 周小丹 通讯员 熊玲艳 何长青 黄晓鸣)

消费维权进校园
铁东区第二中学举行“唱响我青春,放歌新时代”大合唱比赛
鱼箭工字〔2018〕25号关于成立箭盘山街道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的通知
体验科学 快乐成长——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2018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春节出游,注意市旅游执法支队的提示
五大循环模式,富有荆门特色
“小豆包”要开学家长急备货 文具档口人满为患
市高新区四校学生同上“航模课”
江城区:建设中的双捷大道
多元化阅读符合时代潮流
【市残联】真情帮扶用心干事济宁市残联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书写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龙塘镇开展娱乐场所禁毒排查
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预报名从9月24日开始至27日结束
宣城市召开全市粮食工作会议
体验赠票助清远两彩民中大乐透大奖
8所幼儿园将晋级升等
旭日东升展风采 刚柔并济扬武威——记嘉兴市华清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武术健身操比赛
“非遗有戏”哑目连专场开演受热捧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15日起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