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的源头,你知道在哪儿吗?

10月21日,芜湖市民政局、市水务局联合发布公告称:经报市政府同意,青弋江分洪道命名为青安江,自原上潮河河口至澛港闸(桥),全长47.28公里。青弋江分洪道与青弋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意味着芜湖自此有了青弋江、青安江两条姊妹江。作为芜湖人家门口的“青弋江”,多少人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儿呢?这个答案,在芜湖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精心整理的档案中或许能找到。
发源于黄山山脉
芜湖,自古便为青弋江与长江交汇之处,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的独特地理风貌。千百年来,甘甜的青弋江水养育了两岸无数百姓。从地理上来看,青弋江从皖南山区流淌出来,长如绸带,把芜湖城区分割为南、北两个区域,形成了青弋江北岸和南岸的格局。
青弋江,全长291公里,有大小支流23条,流域面积4340平方公里,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据《南陵县志》记载:青弋江,发源于黄山,会石台、太平、旌德、泾县诸水后,河身渐广,春暖水涨,波涛汹涌,故曰江。据芜湖市档案馆馆藏《青弋江沿革》中记载: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山脉,上自黟县美溪河源地黄金尖起。位于黟县西北拜年山与黄金尖之间的美溪河是青弋江的正源。后经石台县、黄山区,于周家坦注入陈村水库(太平湖,淹没前称舒溪河),出陈村水库流经泾县(此段原名施溪河)、宣城、南陵、芜湖等地。
“河南河北”由此而来
青弋江在芜湖市区境内,经芜湖县清水河与水阳江连通后,折向西沿市区南境,至市区关门洲(宝塔根)注入长江。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地理志》中记载:长河(即青弋江),在县治南,源出广德、宣州,自濮家店经县前十里注扬子江(即长江)。
青弋江犹如一条美丽的银丝带,飘游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她一头系着黄山,一头连着长江。古时,人们也赋予了她很多称谓,如“清水”“泠水”“泾溪”“泾水”等。比如说《宁国府志》中就有记载: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后汉书·明帝纪》中也曾记载: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而到了近现代,青弋江还多了一重后来广为传之的别称——长河。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地理志》中记载:长河(即青弋江),在县治南,源出广德、宣州,自濮家店经县前十里注扬子江(即长江)。由濮家店东北转经官陡门六十里达姑孰溪,名扁担河。也正是这条“长河”,把芜湖城区分割为南、北两个区域,形成了青弋江北岸和南岸的格局。于是人们便习惯地称南岸地区为“河南”,北岸地区为“河北”。
舟楫往来得水之利
青弋江的水运有着久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云:“涩滩呜嘈嘈,两岸是猿猱,白波若卷雪,侧石不容舫,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可见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来。到了清朝嘉庆年间,载重5至10吨的“仙踏子船”曾沿河上行到仙源、石台。1898年,芜湖商人创办的内河轮船公司已有小轮在青弋江上航行。
千百年来,青弋江两岸人民得水之利,因水而兴,繁衍生息,便捷的水运交通,也促进了芜湖商埠的繁荣。皖南山区的竹、木、柴、炭、茶叶、漆器、陶器、丝绸和纺织品等就是通过舟船和竹排,通过青弋江运往芜湖,再通过芜湖走向南京、扬州等地。在那个“舟楫”主宰货物运输的时代,青弋江成为联系皖南山区与外部经济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传输长廊。
记者 李婷维

市质监局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
苹果节为媒 凉山盐源聚全国客商 共谋脱贫奔康
省环保督察组深入娄底市饮用水水源地督察
张敬华研究调度金川河水环境治理工作 力度再加大 工作再创新 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银保监会:保险小额理赔案件理赔周期缩短
青弋江的源头,你知道在哪儿吗?
全警发动重拳打击 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访徐水区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田国江
今天阴雨暂别明起或接着下
药品拆零销售应成经营标配
市交通委开展运用互联网实施“放管服” 改革情况调查摸底工作
中美关系怎么走?王毅这样坦率回答
临沂长春路半封闭维修道路今通车 市民可正常通行
宁波重奖8位“杰出人才”
大气治理攻坚战必须要打赢
重庆合川:全力推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围绕难点 狠抓热点 解决焦点
万年加速推进百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发展
朔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秋季开学学校食堂专项检查
社会各界倡议: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这些招生信息 对你或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