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工:用汗水送“甘泉”

入伏以来,宿州“炎”值爆表,7月17日中午,烈日当头,记者在农科路看到送水工刘大奇依旧忙碌的身影。他正把一桶桶20公斤的桶装水往三轮上搬运,蓝色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湿透。
今年44岁的刘大奇,当送水工已有两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基本上都是早出晚归。“每天的送水高峰期大多在中午时分,大量的电话打进来,订单不断,基本上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最多时一天能送100多桶水。”刘大奇说话间,不停地擦着汗,大口地喝着自带的白开水。
一辆三轮车,一个手机,一个背包,就是刘大奇工作时的全副“武装”。记者坐上刘大奇的三轮车,也体验了一把送水工的生活。从农科路出发,没走多远,三轮车就在农科苑小区院内停了下来,只见刘大奇利索地跳下车,转身左手扶着桶把,右手扶着桶身,向上一使劲,就将一桶水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大步走进单元楼,一口气爬上五楼,有条不紊地换好水后,跟客户道别。下楼时,刘大奇已大汗淋漓,喘着粗气,为了节省时间,让客户早点用上水,来不及歇歇,又急忙跨上三轮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你看,就是这样一份简简单单的工作,虽然是个体力活,但也要粗中有细,因为每桶水都是有封条的,在打开封条之后手就不能再触碰到桶嘴,确保安全卫生。令人暖心的是,常常换完水之后,有些客户热心地喊你喝杯水或者坐下凉快凉快,我们虽然总是委婉地拒绝客户的好心,但是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刘大奇笑着说。
“大家都说送水工现在属于高温作业者,其实多喝水、咬咬牙挺一挺热天就过去了,干一行爱一行嘛,从事服务行业,要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微笑面对,因为顾客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跟记者告别时,刘大奇乐呵呵地说。 文/图 实习生 李念 记者 赵静

饮水机遇冷 净水机走俏
市妇联积极为帮扶村办实事
我省举办“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陕西故事”调讲决赛
本市春节假期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
吃货们放心了!38个批次的月饼经检测全部合格!
送水工:用汗水送“甘泉”
管道漏水生隐患 社工真情解民忧
东港市今年将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
10万名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将获救助
全市首个国防林建设启动
这一次 中国观众投了奥斯卡的反对票
好媳妇!她放弃1.2万元的工作 回家照顾患病公公
重庆市南川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动民营经济新发展
新宁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防震逃生演练
大动作!象山区将对这个片区1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图)
漳浦:开展环境日宣传
潍坊市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社会监督专员名单-6
暖心 青岛公交司机斑马线前停车礼让 小男孩鞠躬致谢
高唤虎率队巡查“两区”重点项目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预计9月开通 北京到香港有望9小时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