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就是路,抬脚就上车。作为今年溧阳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溧阳1号旅游公路”以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为出发点,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旅游公路建设,成为全省样板。近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等20家中央、省、市级媒体聚焦溧阳展开集中采访。
旅游“1号”
“全域旅游开发”是溧阳“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三大工程”之一。“全域旅游”意味着“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
“全域旅游”是带动乡村旅游实施综合协调发展的新抓手。溧阳全力打造内联外通的“全域旅游”公路网,走出一条利用“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唤醒城市历史、重塑乡村文化之路。
溧阳以“三山(南山、曹山、瓦屋山)两湖(天目湖、长荡湖)”为中心,主要分为南片区、北片区、天目湖片区、西区、东区等5大片区,把全市的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总投资6亿元,按“四好农村路”标准,打造了全长300公里的“溧阳1号旅游公路”。
生态“1号”
“全域旅游”让溧阳成为一个大景区,随手都是景,处处皆旅游。
溧阳利用丘林山区、平原圩区等地形地貌,南山、曹山、塘马水库山水资源,结合红色文化、茶文化、客家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等特色文化,配套建设了“显山露水、自然通透、乡村野趣”的道路景观,赋予旅游公路“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的和谐之美。
为了加强公路沿线和自身景观资源的融合和开发利用,沿途还规划设置了10个休闲驿站、15个景观台、13个休憩点。驿站在承载当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兼具餐饮、住宿、旅游咨询、车辆租赁等功能。
该路还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旅游信息、道路出行信息、景点景区信息等整合到“溧阳行”“溧阳交通”“美音溧阳”手机APP服务平台,信息精确匹配和调控,真正实现自助式旅游。
富民“1号”
产业加速因路而富,因路而兴。“溧阳1号旅游公路”的建设,既是对溧阳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又是富民惠民的一次创新实践。它就像一条“金丝带”把沿线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点、特色田园乡村串联起来,有效促进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沿线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业的崭新载体。
天目湖镇三胜村党总支书记钱保国对此感触颇深,他说:“路通了,农副产品出得去了;路好了,农家乐兴起来了;路美了,百姓的生活更和谐了。”
从三胜村北部经过的东园线,是今年重点打造的旅游公路,每到周末便会引来大批上海、南京、安徽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休闲小憩,村里在过去种植蔬菜、瓜果的基础上,拓展起采摘、园艺、茶叶等新兴项目,每人每年可以增收2000元。不仅如此,三胜村所属的竹塘村启动农家乐试点,100余户农户翻新了房屋,一直在上海、无锡等地做土建工程的魏大胜瞄准这一契机,放下手中的工程,回村里新修了民宿,眼下正准备和村里签约,争当首批农家乐试点户。
旅游公路不仅带动了农村、农民的发展,还培育高端休闲和现代健康经济,新兴旅游业态丰富多样。
省内单体投资面积最大的农业观光园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园区办公室主任陶荣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每逢周末日均用餐人数可达万人,络绎不绝的观园人数,得益于旅游公路的建成。目前,园区正在进行酒店一期配套设施建设,刚刚完成封顶,预计明年对外营业,此外,二期温泉配套项目也在规划中,努力向A级景区的目标发展。
看着旅游公路与农业、农村、农民不断融合,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不断提档升级,钱保国赞叹道:“这条公路不仅是旅游1号、生态1号,更是富民1号。”
市政府召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商会会长)座谈会---倾听企业心声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市民反映办证难 武昌疾控中心一次性发放240个名额
他是深圳返回龙门的农民工 如今成长为农民画创作队伍的中坚
我市与省政府衔接机构编制云平台数据对接
去年全市实施375个重点项目 完成投资1185.4亿元
“溧阳1号旅游公路”成全省样板
我市贫困大学生获资助
新《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发布
中国国防部力荐的这部电影全球圈粉 印度人眼红了
省政协民族宗教界委员 来淮开展界别活动
市规划院完成 固阳受灾村庄 新建选址及规划方案
辽宁各级法院发起总攻 7月底积压案件清仓
连续熬夜看球赛 小伙患上“球迷眼病”麦粒肿
东躲西藏8年的“古董老板”栽了
济阳县推进市政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人居环境
烟台南大街文化中心地下停车场升级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新《中小企业促进法》系列解读 欢迎宁波广大中小企业关注
宁德市举办“清新福建 绿色宁德”旅游推介会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到我市调研时指出
河源地方文献研究非常突出
曾都医院举行庆祝首届“中国医师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