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实现宜居宜业美丽嬗变


深圳居住环境美丽。图为华侨城生态广场。
▲3月14日,专家组走进盐田垃圾焚烧厂。
原标题:鹏城实现宜居宜业美丽嬗变
深圳新闻网讯 鹏城三月,天清气爽,水碧山青。放眼望去,一抹“深圳蓝”提亮了鹏城画卷的色调。
3月14日,广东省住建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专家组,按照国家住建部关于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工作的部署要求,重点就深圳近年来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资源节约6大板块指标及城市实践案例项目进行现场考察。
当天,由广东省住建厅副厅长刘玮带领的专家组兵分三路,重点考察了深圳市盐田垃圾焚烧厂、深圳市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深圳市水围柠盟人才公寓等方面的实地情况,并对深圳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来,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
专家组认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有创新、城市发展理念有升华、人居环境改善有亮点、城市整体形象有提升。
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综合评价一个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总体成就的全国最高综合性奖项。2001年新年伊始,深圳获得了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当时广东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来之不易的荣誉,砥砺奋进的征程。18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在生态环境领域,深圳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写就多个全国率先。从率先在全国出台《深圳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到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从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环保三大战役”,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启动实施;从构建三级公园建设体系,到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可数的日子,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写就了厚重的一笔,刷新了生态文明新风景,描绘了发展新底色。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居住环境全面提质
既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亮丽风景,也要便利舒适的现代生活。多年来,深圳不断打造民生幸福工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如今,深圳“宜居宜业”的形象更加鲜明。
曾经老旧的小区,经过物业环境整治提升,换了新容貌;昔日凌乱破旧的老电厂,经过提升改造,成为日均处理城市垃圾45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3月14日,专家组还考察了城市市容环境、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地情况。
在住房与社区建设方面,截至2016年底,深圳累计供应具有保障性质或政策优惠性质的住房共计47.737万套,其中2011年~2016年供应15.2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率连续3年超100%。同时,全市实施专业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已达3597个,老旧住宅区、城中村和“村改居”社区项目物业管理覆盖率超过80%。
不少专家均认为,深圳人居环境改善有亮点、城市形象有提升。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同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美化市容市貌,已然润物无声般地改变了市民的生活。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肌理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面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不断探索的问题。
多年来,深圳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同时,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出台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型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之中。
专家组考察了深圳市新能源公交推广与应用项目以及深圳市建科大楼绿色建筑建设项目。深圳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截至2017年底,深圳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的特大城市;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出租车12518辆,纯电动化率达62.5%,预计2020年实现100%纯电动化。
在建筑领域方面,深圳在全国率先对所有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累计绿色建筑标识面积达6655万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按下“快进键”,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可以期待,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画卷将在鹏城大地徐徐展开。
现场聚焦
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指标严于欧盟标准
在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青麟坑附近,一座白色“城堡”赫然矗立,高达80多米的烟囱犹如白天鹅在引颈高歌,动感的身子似乎将要展翅飞翔。3月14日,专家组走进深圳市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理念,以传播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以下简称“盐田厂”)。
作为此次考察的重点之一,这座日处理生活垃圾450吨,年发电量5400万千瓦时,所有烟气排放指标严于欧盟标准的发电厂,令专家耳目一新。
在盐田厂的集中控制室看到,电子屏幕显示着垃圾焚烧发电各环节的监控图像。在垃圾吊控室中,一名操作员正专心推移着操作杆,隔着玻璃“指挥”巨型钢爪,如同游乐设施“娃娃机”一样抓取垃圾,往焚烧炉“喂料”。
针对市民关心的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如何处理的问题,盐田厂负责人介绍,该厂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环保排放标准高于欧盟标准。
专家组表示,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盐田厂已不再像一个传统封闭型的工业生产区,而是一个开放的、人性化的、亲民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品质。
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每日发电5.8万度
餐厨废弃物能否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近年来,餐厨垃圾的回收与处理成为了市民关注的话题。3月14日,专家组走进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罗湖区餐厨垃圾处理厂。近年来,深圳逐步探索餐厨垃圾处理的全新模式,将餐厨垃圾“变”为沼气,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处理点每天在罗湖区可回收150吨左右的餐厨垃圾,将垃圾进行除油、除砂等无害化处理后放置厌氧消化系统发酵35天,每天可以产生2万立方米的沼气量,通过发电机组可以产生5.8万度电,剩余的沼渣则进行填埋处理。此外,在预处理过程得到的废弃油脂可通过可制成生物柴油进行资源化利用。
针对餐厨垃圾收集点分散的问题,罗湖区建立了覆盖面合理的餐厨垃圾转运系统,即建立餐厨垃圾中转站,实行“产生单位-中转站-处理厂”的收运模式。据介绍,该模式不仅解决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难的问题,而且提升了垃圾处理的效率。
专家组认为,通过有动力的循环经济方式,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处理,是一种全新尝试。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市民饮食安全,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希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能够进一步管理,实现最大限度资源化。
(吴洁/文 陈玉 /图)

最香的玫瑰盛开在凌晨
明天经过江门注意!开阳高速江门段将双向全封闭10小时
白水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效果评估工作
山海关区长张建江带队到路南街道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300多个教师岗位招聘!广州还有这些单位在招人~
鹏城实现宜居宜业美丽嬗变
“鹤壁市红色理论轻骑兵”首场活动走进淇滨区钜桥镇钮庄社区
公安局东港市局合隆派出所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宣讲入校园活动
市经信委副主任陈言超到路东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营式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获省大学生智能控制大赛3D打印项目一等奖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成华区]天府绿道 让“绿”成为成都城市新名片
黄州区高标准建设叶路洲国家生态农业园区
金牌数第三 团体总分第四台州省残运会创最好成绩
33年坚守生产一线
宿迁发布2018年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兰花科创去年净利润增长超两倍
为实现“七连冠”不懈努力
西安市积极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23.43万老年人享受到“政府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