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社区获评省级宜居社区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辆辆摆放有序的车辆、一片片绿荫环绕的景致……在常平社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居民们的肯定。群众满意的背后,离不开社区不断提升宜居水平、落实文明创建工作的功劳。
常平社区位于镇中心区,辖区面积0.7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个购物商场、14个商住小区,户籍人口3万人,外来人口约2万人,工商个体户3126家,常平火车站、镇属机关部门均设在常平社区周边,是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近年来,常平社区以服务社区、造福社区、凝聚社区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社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文明氛围进一步浓厚,居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常平社区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东莞市文明社区、东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东莞市环境优美社区等多个省市级荣誉。
荣获“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
今年,常平社区成功入选“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作为常平唯一的社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实属不易,凝结的是社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的辛勤付出。
“常平社区由于位于镇中心区,宜居建设在镇政府的辐射下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对于宜居环境建设自然就应该要有更高的要求”,常平社区党工委书记尹创志坦言。在他看来,一个地方宜居水平的提升,不只是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包括文化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常平社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率25%。社区内的绿化建设布局合理,在居民住宅区、商业大街附近设有环境宜人、绿树成荫的街心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为更好地增强群众身体素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常平社区与镇政府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文化广场、铁路公园等公共资源优势,增设健身锻炼器材,并定期对原有设施进行维护翻新,居民群众得以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在文化建设方面,常平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青少年以及儿童活动,陆续成立了包括腰鼓队、秧歌舞队、广场舞队在内的社区文艺队伍,这些文艺队伍结合每年的重大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自2016年以来,社区先后开展“我们的节日”迎新春文艺活动、“庆三八展巾帼风采”“粽子传情
欢乐社区”等文化主题活动169场,服务对象参与人数达11190人次,给居民生活增添了乐趣,同时也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此外,常平社区还开展“心中有德方能成才”“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善待他人,点亮心灯”等系列道德讲堂活动8节,弘扬诚实做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公民道德,在社区里形成了人人讲道德、个个学模范的良好风气。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常平社区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社区于2016年就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办理户籍申报、户口登记、计生证明、老人乘车卡等业务。中心内还设置了自助排队叫号系统和办事窗口服务满意评价器,既使居民群众能合理安排等候时间,又能让办事员定期总结,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
率先建立环境卫生三级巡查机制
宜居环境的改善除了得益于基础条件的改善外,环境卫生对于宜居水平的提升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常平社区位于我镇中心区,周边人员十分密集、商铺林立,容易产生市容乱象问题。特别是百花时代广场外的乱摆卖行为,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给城市形象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且由于社区与周边村的边界模糊,标准易产生不一致,也给环境卫生保洁工作造成了瓶颈。
尹创志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在全市打响蓝天保卫战的大背景下,对环境卫生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对此,社区积极响应,与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城市管理,共同破解市容乱象难题”。
据悉,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的城市面貌,切实做好城市管理日常工作,常平社区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环境卫生三级巡查机制。在此机制下,社区安排干部、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对辖区市容卫生情况进行三级巡查,并对卫生黑点以及乱摆卖现象突出的地点进行登记在册。其中,落实每周一、周二由8名工作人员分成4大片区进行巡查,周三、周四由4名办公室主任分区进行查漏补缺与检查,周五则由2名干部进行全方位复查,并在次周例会上向党工委书记汇报整改情况。通过该机制的运行,社区的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此外,社区坚持每月开展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党工委书记尹创志带领社区干部、志愿者以及群众上街清扫,以带头行动的模范作用号召大家共同为市容环境出力。
此前,“牛皮癣”的泛滥也给市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但在常平社区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牛皮癣”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常平社区在镇中心主干街道、文化广场、东园路、街心公园等辖区内的道路旁,大量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喷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志愿服务促文明创建长远发展
社区每个大大小小的活动,几乎都可见一群“绿马甲”的身影,他们或穿梭于街头劝行人规范通行,或走进老人家中嘘寒问暖,又或是在舞台旁维持秩序……常平社区志愿服务站成立至今已走到了第7个年头,志愿服务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党员义工182人、青年志愿者161人、巾帼志愿者54人。通过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宣传载体,建立志愿服务微信群、qq群以及网站等,报送工作信息、活动通知,积极宣传典型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
据统计,志愿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共55次,受惠群众达6800多人次,进一步弘扬了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工作相辅相成,常平社区积极动员社会志愿服务力量,重点美化社区环境,切实做好“补短板、促提升”,整治社区“脏、乱、差”现象,营造了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此外,常平社区坚持以舆论宣传为导向,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开展创建文明标兵社区宣传。组织志愿者定期联合社区内的企业,将印发的“创文”单张和宣传手册派发到群众手中。
“‘爱心暖墙’1号箱就设立在常平社区”,尹创志颇感自豪地说。2016年,常平社区投入约2万元建成了我镇首个衣物捐取站“爱心暖墙”,号召群众献爱心,为社区周边的流浪人士、困难家庭等提供衣物捐赠和领取的平台,营造“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和谐”的社区氛围。据统计,建成至今,“爱心暖墙”已获得镇妇联、爱心企业以及热心个人捐赠的衣物5300余件,捐赠给市救助站1100件,被困难群众领取3626件。
“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来常平社区将以获得‘四星级广东省宜居社区’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各项工作,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尹创志坚定地说道。
莒县陵阳街道中心小学举行爱心捐助活动
晋安区启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享福州”电影文化惠民活动”
永兴县召开2017年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调度会
宿迁市县(区)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
车照启调研环保扶贫工作
创文显成效
创新政策体系 推动集聚发展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可设环保小奖励
上半年我镇共排查食品单位超过2000家
微景观手艺人王振尧匠心独运 可使废木头“枯木逢春”
江北新金融中心又添重磅项目 绿色金融研究院落户江北新区
今日14:50~15:30英语听力考试 考点周边交通管制
钓鱼城2020争建5A级景区 重庆市旅发委全方位支持申遗
我市“瓜果飘香进小区”活动启动
东辽县举办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
襄阳获评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城
我市水环境质量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第一
市残联党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观《重塑政治生态 奋力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效展览》
黄岩区以现代学徒制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自有厂区里建房也需先审批 北仑拆除一违建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