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央纪委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公开曝光了8起典型案例。这些问题既有扶贫干部作风失职渎职、不实不细问题,也有扶贫干部骗取资金、贪污挪用问题。纵观我州扶贫领域,也并非一片净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州纪委通报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就达122起、涉及党员干部394人。
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称之为“微腐败”,意思就是违纪人职位小、危害不大。其实不然,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行为,侵害的是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切身利益,侵蚀的更是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无形之中给扶贫之路栽了“一行刺”、添了“一堵墙”。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乎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希望和梦想,成功与否,在此一举。脱贫攻坚不仅面临的是扶贫项目安排准不准、扶贫资金使用准不准、落实扶贫政策准不准、识别贫困户和退出贫困范围准不准的问题,清廉帮扶、廉政扶贫更关系到顶层设计和中央惠农惠民政策能否通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惠农惠民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这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血汗钱”“救命钱”,容不得任何人向其伸手,何况一些基层“蝇贪”“蚁贪”利用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直接或变相侵吞,怎不让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严重侵蚀了贫困群众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党委、政府形象,更是拖了脱贫攻坚任务的“后腿”。
如何加大扶贫领域的监管力度,把腐败遏制在萌芽状态,关键要做好监督执纪问责文章。重点聚焦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问题,监管失职失责致使违纪违规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失职渎职的作风漂浮问题,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问题,以及在扶贫项目推进过程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和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
一刻不停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关键要清除微腐败生存的空间和土壤,让微腐败无诞生之所、立足之地。遏制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经不经得起考验,抵不抵得住诱惑,其个人修为是关键。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应把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深挖问题线索、强化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坚持“一案双查”,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基层落实落地落细,斩断微腐败拖住脱贫攻坚任务“后腿”的钳手,让全州贫困人口能顺利如期脱贫摘帽,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亳州一酒店傍名牌 被判改名并赔20万
1—3月我市累计完成投资175.3亿元 首季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
草莓采摘正当时
雨山区陈永红区长调度市级棚改征收项目
开展节后市容市貌管理,持续助力小城镇整治
别让微腐败拖脱贫攻坚“后腿”
组织“护校安园”技能培训 营造和谐平安校园环境
花溪大学城联合两家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兰溪20家公立医疗机构上线“智慧医疗”
舆论环境整治 宝鸡再加压
房企资金多渠道收紧“去杠杆”进入深水区
【关注】我市首个环卫职工流动图书站在城区建立
小手拉动大手,安全深植心中 “爸爸妈妈,这样做很危险!”
第十届全国“毛泽东论坛”在韶山召开
汤原县领导开展巡河工作
丰润:拒燃烟花爆竹,炫美窗花装点文明新春!
日照市以资金保障提学前教育发展质量
2017年雅安市飞地园区工业经济实现逆势增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4%
省科技厅省国税局在我市举办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及科技政策培训会
“公园大课堂”活动缤纷 小学生荷花池畔手绘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