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老街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董早发
大冶市西北边陲的保安镇有一条千年老街,曾经十分繁荣,有“金汉口,银保安”之称,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保安老街坐落在洪山的山坡北面,自上而下,由西南伸向东北,全长约1000米。街道居于山坡的至高处,街道两旁的房屋,以街道为中心,相向而建。街道宽窄不一,宽处有10多米,窄处约4至5米。青石板的路面,平整而又光滑,当地戏称街上的居民是“踏石板街”的人。街道两旁的店铺和居民住宅,大多为徽派建筑,极具明清时期江南水乡的韵味。房屋内壳杉木框架支撑到顶,户与户之间用线砖灌斗墙或青砖墙隔开。墙体高出瓦面部分,前后砌垛,名曰:“风火垛子”(书名马头墙)。临街的所有房屋以街道为至高点,分别向东西两边山坡低矮处延伸,这种依地势由高到低的建筑格局,利于排水,所以,自古至今保安老街是“雨停街干”。相传,最早来保安老街落户创业的是安徽籍的金、吴、李三姓,至今,三姓后裔仍然居住在老街的金家道场、新街儿和李家大厅附近,保留着独特的方言。如:称祖父为“朝”(音曹),祖母为“孺”(音俞),婶娘为“妈姨”等。
  保安老街,自古至今流传着“三街六巷九口塘”的说法。
  “三街”指的是“正街”“河街”“新街”。
  正街上起保安老街上街头,下至九磴十八脚,全长约1000米。正街又分上、中、下三街。正中为十字街,东西南北,四面相通,是保安老街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段。明清时期,上街主要有谷行、米行、棉花行、线庄、钱庄、油行、染行等;中街主要有百货、布匹、线庄、陶瓷、日杂、鱼肉、鲜菜、餐饮、酒馆、茶馆、药铺等;下街主要有鱼产品、手工作坊、小百货、熟食店等。解放前夕,正街两旁有经商门店200多个,有招牌的有100多家。为保一方风水和地方太平,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由当地熟知五行、精通八卦的地舆名师张熙载选址,按照五方、五行的原理,沿正街自上而下建起五座铜门,分别是“清怀门”“长治门”“逢源门”“仁善门”“天成门”。铜门的门板用坚实的木料制成,包以厚厚的白铁皮,再用铜泡钉固定,制作精湛,古朴大方,成为保安老街的地标性建筑。
  河街,北起凌家巷口,南至杜家巷口,全长500米。河街的东南面是保安大堤内的湖和港,设有船码头。河街,历史上有过显赫的繁荣。
  新街,东与正街相连,西至猪儿行,全长约300米。街道狭窄,石板路面至今部分残存。主要经营诊所、小百货、打铜、打铁、扎纸扎、剃头、蔑匠、染坊、豆腐坊等。给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吴家牌坊”,雕刻精美,高大气派。
  “六巷”指的是以早年居住在该巷居民姓氏命名的“私巷”:凌家巷、杜家巷、彭家巷、李家巷、盛家巷、孟家巷。正街店挨着店,铺连着铺,为了给人们的进出街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在正街的两边各留有多条窄小的巷道。除了这6条私巷外,还有多条“公巷”,如挑水坡、望沼门、金家道场……对巷道的管理古有规矩,譬如,“私巷”,巷门每天按时开关由这个姓氏的人负责外,还要负责巷道的清洁卫生。逢年过节,负责出资买灯油和点亮巷灯,方便行人出行。如果发生火灾,还要追究这个姓氏负责人的责任。“公巷”,一切都是由街上打更的更夫负责。
  塘堰的多少显示出一个地方居住人口的密度,千年老街,人口密集,所以塘堰也多。“九口塘”也是以居民姓氏命名的“私塘”:杜家塘、范家塘、曹家塘、郭家塘、余家塘、秦家塘、杨家塘和金家塘(两口)。除“私塘”外、“公塘”较大的有“三角塘”“上首塘”“下首塘”等。
  保安老街,昔日濒临保安湖南岸。每到汛期,长江水位猛涨,江水从樊口经长港倒灌进保安湖。保安湖、三山湖、梁子湖三湖连成一片。保安街的东面、南面、北面一片汪洋,保安街形同伸向湖中的半岛。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使其成为保安湖流域重要的水运码头和货物聚散地。各类大小船只把外埠的食盐、陶器、煤油、靛料等生活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到保安码头,又将本地的棉花、棉线、棉布、粮食、石灰、鱼类等产品运往外地。从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漂放下来的大木排,也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保安湖。清代,保安设有河泊所。民国时期,保安设有民船管理站,专门负责保安湖船只的管理和征税。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至民国初期,保安湖码头有固定水运航线13条。“日有千人拱手”(指驾船人)是保安当年水路运输繁忙的生动写照。
  发达的水上运输,带来了商贸的繁荣。千百年来,保安老街就是鄂东南地区有名的农村集市。据保安地区金山堡《冯氏大成宗谱》在《保安记》一文中载:“保安一市,区区夹道于山涧,萦萦脱迹于平原,秦汉以来,盖己有之。”这段文字足以说明保安集市的历史悠久。清顺治年间,大冶人尹煜在《募修三元阁引》中写道:“保安镇当武冶之衢,地通舟车。物产可居,故大河以北,大江以南,巨商良贾,皆争趋之,遂成诸路望镇矣。”可见保安老街自古就是一个商贾云集,买卖兴隆的集市。明清时期,保安老街有店铺数百家,除经营百货、杂货等日常生活用品外,最具特色、最大宗的商业活动是棉花、棉线和土布的交易,《大冶县志》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冶上市的土布年销量144万匹,其中保安就有72万匹。”那时,保安在长江沿岸各码头及江西龙港等地,建有土布销售驻点——“保安庄”。保安庄信誉好,势力大,生意红火。保安老街,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经商富人。据传,明清时期,保安街龚、樊、凃、夏四姓的生意最红火,经济实力最盛。如龚同春、夏万春,不仅在正街有几个铺面,而且生意还做到了汉口。清末民初,朱、刘、黄三姓的经济实力最强。朱姓有“群康”“协康”;刘姓有“义和”“隆和”“怡和”;黄姓有“公大”“义大”等著名招牌。
  过去,保安老街的夜市相当热闹,逗留在街上的旅客、水手、船员和居住在街上的居民,晚上闲来没事,总要出来逛逛。有的坐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听打鼓说书;有的到酒馆里边喝着小酒边洽谈生意;还有的花钱请街上“同声堂”或“聚贤堂”的汉剧票友剧团,到旅馆去唱堂会,过过戏瘾。街上的小商小贩,肩挑担子沿街叫卖地方特色小吃,如:鱼丸子、肉丸子、猪油饼子、糯米汤圆、蒸糕、油粑、莲子汤等;小孩子手提着装有五香花生米、油炸兰花豆、寸金糖、麻花等零食的竹篮子,钻进人多的地方,赚几个零花钱。这样热闹的夜市一直要持续到半夜三更。街上各大店铺门口,有的吊着煤气灯,有的挂着防风的玻璃罩子灯,各家各户的灯、各种各样的灯,把一条老街照得一片辉煌。老街店铺门口的灯光与湖面渔船的灯火相辉映,因此,保安街自古就有“夜有万盏明灯”之说。不难想象,一个白天宽阔的湖面上有千人拱手驾船,夜晚繁华的市井中有万盏明灯照亮的湖滨古镇,是何等的繁荣昌盛!难怪,前人把那时的保安与汉口相媲美,给后人留下“金汉口,银保安”这句广为流传的赞誉。

重磅!中央下派7名干部来抚挂职锻炼,附详细名单!
2017年嵊泗全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开展立项式“清风巡察”
11月份市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蔬菜价下降 液化气价上升
埇桥区“七强化”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保安老街
2018年长春市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招录简章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传达学习“反腐正风 打黑除恶”专项工作会议精神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主任会议
天水新建汽车西站投入使用
让优秀成为习惯!新余二中2018年春季开学典礼催人奋进
打破常规 全力以赴 加快项目进度
地铁永安堂站出现“喵喵”声 站务员凿墙救出小奶猫
“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走进新洋人社中心
建阳国寿柜面开展“理赔培训进职场”活动
西安力争五年内实现百万高校毕业生就地就业创业
我市今年伏季休渔效果显现 海上渔业生产好于往年
建设永新泵站 助力防洪排涝
惠城区:区领导与28名新任干部谈话
立秋过后 商场进入夏秋切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