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医生研究成果填补世界空白 造福骨不连患者

  近日,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市第五医院运动医学科青年学者万大千的研究成果《基于上转换纳米粒子动态监测干细胞移植在大动物骨缺损治疗中的实验研究》被美国化学学会顶级期刊《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杂志全文刊载。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使用双源ct动态实时观测,这项历时3年的研究填补了世界上本领域的空白。在分子影像医学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攻克干细胞治疗骨缺损的转归和浓度等难题提供了极具转化价值的临床思路,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以其安全、清洁及廉价的优势造福于更多的骨不连患者。
  在上海交通大学戴尅戎院士领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影像科副教授艾松涛等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万大千博士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包括使用表面修饰技术增加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和被细胞吞噬量,使用双能ct成像技术完成活体干细胞示踪,由此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创新基金的支持。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表面修饰的纳米颗粒的吸收量高达每细胞255pg的量,并且在两周之后未见明显减少。此同时,修饰过的纳米颗粒,对细胞的活性、毒性和细胞的周期,以及对脊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成软骨和成脂分化能力均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证明,稀土纳米颗粒标记后细胞中的可探测时间达14天,保证了对干细胞的长期观察。本次研究还表明,纳米颗粒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细胞纳米探针,在无创、实时观察干细胞在组织修复过程中,为观察和研究干细胞治疗机制带来一种新颖且直观的检测手段。
  据世卫组织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万病人因骨缺损、骨不连、骨坏死等并发症,需要进行骨移植修复和骨重建治疗。在组织工程及骨缺损修复领域,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在临床试验中,干细胞移植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植入干细胞的位置和局部浓度的实时、无损的示踪仍旧是摆在医生及科研工作面前的难题。ct是除x射线检查以外的对骨骼系统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骨皮质、骨痂等高密度物质显示效果最佳。ct成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50-200μm)、图像采集时间短、费用相对低廉、可整体成像等特点。尤其是双能ct的出现为活细胞的在体示踪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针对这一问题,万大千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包括使用表面修饰技术以提高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和被细胞吞噬量,使用双能ct成像技术完成活体干细胞示踪。

“合肥医保”网上平台正式上线
孕妇低血糖晕倒在地铁站 工作人员及时伸援手
大胆!竟然将未处理污水长期直排?凤岗这企业被责令限期搬离
“3·15”,柯桥市民参观中药饮片制作
灵鹫寺“福善禅林”白石牌匾不见了? 原来因附近拆迁,已被工人妥善安置
冰城医生研究成果填补世界空白 造福骨不连患者
潍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8年3月30日-4月12日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擅自推挖林地开采石灰岩 四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起诉
2018年高考圆满结束
“挡道车”堵路很闹心 应采取合理合法方式处理
“无车承运”开启织里童装物流新模式
市委调研督查组到青岛仲裁办调研督查解放思想大讨论工作推进情况
迎春花市年味浓
困难群众喜迁居 生活环境大改善
鄞州雪菜、慈溪杨梅等9种宁波农产品上全国名特优榜单
我市警犬技术工作获得表彰
柳州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租赁业务用房修缮工程采购成交公告
岳亮会见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专家一行
全市18万亩早稻陆续开镰
关于周口市大庆路南段封闭施工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