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四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拼搏进取,务实重干,“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1130.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85.5亿元,年均增长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1亿元,是2013年的1.3倍,年均增长11%。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4%以上,位居全省前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512.2亿元、744.3亿元,是2013年末的1.6倍、2倍。粮食产量52.5亿斤,连年增产增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7元,年均增长1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前列。市域经济综合考核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2.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2017年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4%,服务业占比提高16.4个百分点。重点产业转型成效明显,石油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800亿元、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28.3亿元,创近年来最好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较2013年提高9.1个百分点,“六优”农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59万亩,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4%,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油地一家、融合发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推进了一批重大能源和产业项目,中石化中原天然气公司落户濮阳。
3.发展优势持续积累
资源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文96储气库建成投用,库容百亿方的文23战略储气库加快建设,中(原油田)开(封)等输气管线建成通气,丰利石化222万吨原油进口资质获批。龙丰2×60万千瓦热电机组并网发电,卫都500千伏等14座变电站建成运行。市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南水北调配套、引黄入冀补淀等重大水利工程建成通水。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晋豫鲁铁路建成通车、开通客运,郑濮济高铁开工建设。南林东延、德上高速建成通车,新改建干线公路610公里、农村公路4125公里。开放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国检濮阳办事处开展业务,公用型保税仓库主体完工。城乡实现光纤、4g网络全覆盖。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3.6%,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4.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第四轮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省批准。三级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中心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域、县域中心城市框架持续拉大,小城镇建设有序展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蝉联国家园林城市。2017年城镇化率43.7%,较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
5.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市累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2万户,年均增长23.4%。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获“中国改革2017年度案例”。累计利用境外资金23.4亿美元、省外资金810.7亿元,年均增长9.7%、9.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8、0.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2.4亿美元,年均增长7.3%。
6.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7%、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4.6%,降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4.8个百分点。2017年pm10年均浓度降至107微克/立方米,降幅全省第一;pm2.5年均浓度降至6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09天,增加28天,增幅全省第一,超额完成省和环保部下达的目标任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2017年全省水污染防治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森林覆盖率达到29%,四年提高4.5个百分点。
7.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财政民生支出累计完成70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5%。新增城镇就业26.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7%、97%、91.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三连增”。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65.4%、110%。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7个。改造农村危房2.34万户。解决41.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集中供水率达94.2%。80万城镇居民喝上丹江水。
“六个坚持”是弥足珍贵的经验
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动摇,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偏离,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扩总量、提质量,心无旁骛抓落实,砥砺奋进谋宏篇。
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放松,聚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要矛盾和核心任务,精准发力、持续攻坚,重塑产业新体系。
始终坚持基础能力建设不懈怠,站位区域大局,前瞻谋划未来,汇资源优势,补交通短板,增发展后劲。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不退缩,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敢闯敢试的担当,深化改革破瓶颈,扩大开放激活力,创新驱动转动能。
始终坚持增进民生福祉不停步,坚持人民至上,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兑现庄严承诺,落实掷地有声。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促进濮阳由区域边缘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完成“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未来五年,我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我们更要笃行实干、锐意进取。通过不懈努力,濮阳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成为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绿色高效农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到2020年,我市要做到——
经济发展量质双升
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经济增长能快则快。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税收占比保持全省前列。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发展优势持续彰显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更加完善,郑濮济高铁建成通车,与京九高铁互联互通,融入国家高铁网络,濮阳步入高铁时代,“升”字形铁路网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建成投用。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日濮洛、鄂安沧濮阳支干线等油气管线建成投用,中原国家天然气战略储气库群建设初具规模,区域性天然气输配中心和交易中心地位日益凸显。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更加完备。
产业转型实现突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成型。到2020年,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以上;现代家居、羽绒及服饰制品、生物基材料三个专业化生产基地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新型化工基地综合效应突显。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实现突破。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到2020年,pm10年均浓度降至98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降至52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超过244天;25%以上全市地表水断面、50%以上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100%达标;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率力争达到100%。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城乡发展协调并进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战略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开放之城、创业之城、宜居之城声名远播。县域中心城市承载、辐射作用显著增强。小城镇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城镇化质量持续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2%。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乡村发展步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轨道。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8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
经济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07.2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比例为9.8∶56∶3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
质量效益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94.2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3亿元,增长10.8%。税收完成34.9亿元,增长12%,税收占比73.9%。
转型步伐加快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1%,占工业投资比重1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7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1%。夏粮总产29.7亿斤,新增“六优”农产品种植面积14.3万亩。
环境持续向好
截至6月30日,pm10平均浓度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降幅全省第三;pm2.5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3%,降幅全省第三;优良天数82天,同比增加14天,增幅全省第二。
民生不断改善
民生支出完成124.6亿元,增长1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3元,增长9.2%。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完成省定目标的73.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13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被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8年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1.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要把稳增长作为事关全局的突出任务来抓,落实“六稳”要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上项目、抓技改、增实力,持续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以“三大”“三专”为重点,做强做优工业经济。
以“六大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两大计划”为重点,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3.致力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以产业精准对接外部高端创新资源,借力借智创新发展。
扶持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
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
搭建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
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
4.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牢牢抓住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资源能源保障、开放平台建设等大事要事,补齐基础能力短板,增创发展新优势。
建设现代交通体系。
强化资源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开放平台建设。
5.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精细化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常住人口全覆盖,让转移人口“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
继续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提升城市管理经营水平。
6.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三大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场场都是硬仗,务必打好打赢。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狠抓精准脱贫。
强化污染防治。
7.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编制实施五年规划,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驰而不息抓改革,坚持不懈促开放,释放动力、增添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扩大开放招商。
优化营商环境。
9.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依法行政,接受监督。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信守承诺,有诺必践,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优化作风,履职担当。树立干事创业良好导向,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庸政懒政怠政者严肃问责。提高执行力,提高广大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直面问题,敢于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清正廉洁,干净干事。落实“一岗双责”,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防止违纪和腐败问题发生。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市财政局设立专项基金精准发力产业扶贫
台风肆虐后的广东
寻找家人
我市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
交通岗白菜车与出租车相撞 秋菜车上甩下人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东台地税严把“四关”扎实推进12万元以上个税自行申报
湓浦街道召开巡查工作动员会
本周最高气温飙至17℃德州“一秒入春”
一批温州“老字号”小吃入驻“饿了么” 还将参加天猫双11
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积极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高校分类考试招生 文化素质测试分数线为100分
山东30批次食品不合格:日照1企业、2饭店上黑榜!
【民生沟通】社保卡医保账户该如何查询余额?
市国土资源局获全市2017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引导行业自律提供服务支撑市房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巷子通畅,得让停车不再难
网传小孩被“拐” 警方及时辟谣
太和县召开县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全市“两会”精神
市政府组织召开供热调度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