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小湖长”,武汉七校学生开展湖泊保护研学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2日讯12日,武汉首批“小湖长”宣讲活动在邬家墩小学启动,来自江汉区长港路小学、振兴路小学、万科高尔夫小学、万福林小学、水果湖一小、武汉市第六十四中学共7所学校的150名学生齐聚一堂,在治水导师的带领下,了解家乡的水资源,认识身边湖泊。宣讲活动后,孩子们热情高涨,人人都争当“小湖长”。
  “你们知道武汉最小的湖泊在哪吗?最深的人工湖又是哪一处?”12日,江汉区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人员李存凯作为后襄河公园生态研学的治水导师走进邬家墩小学,向在场的150名学生发出“小湖长”的邀请。“小湖长代表着一个个小家庭,小家庭又构建出大社会”,李存凯说,推出“小湖长”生态研学活动既能让孩子了解水生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强化实践能力,更能推动社会去关注身边的河湖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小湖长”是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手推出的“武汉市中小学生绿色生态研学旅行”三师三长系列活动之一。早在今年8月,后襄河公园便以课题设计的形式向全市征集“小湖长”,要求学生们自建团队,选择课题研究,提交报名。长江日报记者在本次宣讲活动现场看到,已有不少孩子带着为湖泊设计的课题前来,内容包括“我的生态瓶”“净水能手——田螺”“湖泊湿地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青蛙王子大变身”“狐尾藻对水生态修复”5大类,共13组课题。
  来自万福林小学五(1)班的的王子涵,在预习5年级科学课本时发现有一章专门研究制作生态瓶的内容,他想用亲身实践,去发现大自然和课本上的差异。王子涵说:“我想象中的生态瓶有小鱼、水草,还有小虾,但这种没有微生物的简单生态环境,与大自然一定还有很大的差距。”
  “青蛙能够吃害虫,所以它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动物,我想要了解它。”长港路小学六年级的焦思洋和她的组员选择了“青蛙王子大变身”课题。同是研究青蛙变身课题的卢泫雨来自振兴路小学三(2)班,她说:“因为在我家附近总能听见一阵蛙鸣声,每天都听着动听的蛙鸣声入睡,就像摇篮曲一样,所以我想研究一下,青蛙是怎样由小蝌蚪演变而成的。”
  “我的孩子从小就关注自然,爱护动物。他常问我,如果大自然被破坏了,动植物是不是就没有家了?”水果湖一小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赵峻晖表示,出于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契机,一家人都非常支持孩子报名“小湖长”,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更能培养他们去热爱生活。
  据悉,9月中下旬,入选的首批“小湖长”们将在后襄河公园召开第一次见面会。孩子们将带着研究课题,参与后期“亲水、乐水、爱水、护水”的系列生态研学课程。(记者彭毓颖 见习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程思露)
  【编辑:祝洁】
  (作者:彭毓颖)

荷岭镇开展“计生协会活动日”宣传活动
预判2018年金融市场晴雨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举行
本科提前批B二志愿共征集计划1039个
爱辉区委书记张建国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大学生进企业调研环保
争当“小湖长”,武汉七校学生开展湖泊保护研学
市政府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博士渝行周]进企业看发展 博士团点赞重庆开放格局
吴川兰石镇清理袂花江水浮莲
[二道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启新时代二道全面振兴发展新征程
环保局携手延大附院来鲁家湾村 进行“健康扶贫”大型义诊活动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举办应急救援技能竞赛
用打抗美援朝的意志打对美贸易战!
市体育局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机器人“上岗”指挥交通
东亚:做了31年手套未来还做手套
【环卫所】城中区环卫所利用河道取水循环利用水资源
男子3支主血管堵俩,暖医拔针紧急救命
怀化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集体学习 彭国甫主持
剑阁县举办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