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好人传递新区正能量丨18年无偿献血,献血量可救活11个病人


18年无偿献血,献血量可救活11个病人
  李海民:定期献血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十八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血,共献血24次,累计9000毫升(含全血和血小板),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血量……这是平凡的李海民身上不平凡的数据。李海民是国网岱山县供电公司的职员,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量能救活11个病人。
  记忆犹新的初献血经历
  自1999年5月,国网岱山县供电公司首次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以来,李海民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18年来从未间断。“第一次献血的时候还真挺紧张的。”李海民谈起他第一次献血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脸上浮起了微笑。
  对于20世纪末的海岛居民而言,由于缺乏了解,认为献血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单位里的老同志有经验,他跟我说不用怕,我也想趁着年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人壮胆再加上血气方刚,当时29岁的李海民得到通知后,便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看着自己带着体温的爱心顺着导流管缓缓流入储血袋,李海民初次献血的紧张心情也慢慢得到了缓解。“想到自己献出的血可以救活一位濒于死亡的生命,心里感觉特别幸福。”李海民说。
  定期献血成了习惯
  由于对第一次献血的印象好,再加上献血后身体没有不适感,从那以后,李海民开始对献血“上了瘾”。每年单位组织无偿献血,他都积极参加。国家规定每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李海民就掐着时间,半年一到,就算单位没有组织,他也会主动到献血站去献血。“18年了,定期献血成了一种习惯,长时间不献血会觉得心里不舒坦。”李海民开玩笑地说,自己得了“献血病”,一定要定时献献血“治病”。
  平时,李海民一有机会就向家人、邻居宣传献血知识。他一边深入学习献血知识、血液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和采、供血的全过程,一边将自己亲身经历向身边的人宣传和推广。
  如今,李海民的家人和妻子都很支持他的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家人在我的带动下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李海民说,他的妻子现在也成了单位里的献血积极分子,去年刚上大学的儿子,在李海民的陪伴下,在宁波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
  无偿献血成了李海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自己无偿献血的行为,他有这样一番见解:“其实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现在我有力量就帮助别人,以后我也会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啊!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只要自己符合国家献血的规定,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投入到无偿献血的事业中去,用自己的热血给病患者带去新的希望。”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7年前,李海民加入了中国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血样数据被存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准备为挽救他人生命献出一份力。
  2016年6月,李海民获2014-2015年度无偿献血国家级个人银奖,他目前累计的献血量已经达到国家级个人金奖的条件。

宝山区大场镇司法所积极开展3.5学雷锋活动
不曾凋谢的玫瑰——记临川区河西女子龙舟队
市地震局四项举措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
市供销社多措并举确保化肥市场供应充足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完成规划设计招标
寻找身边的好人传递新区正能量丨18年无偿献血,献血量可救活11个病人
开平农信社走进盈光机电 支持新型科技企业发展
沙特女性权益又一里程碑:晚间时政新闻迎来首位女主播
市水利局局长刘文峰现场指导2018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质检界的“立法机构”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助推产业标准提升
如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美好生活 戴源在这个观摩会上强调…
横山小糖糕做成大产业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莅汕访问
通山洪港镇坚持“三教育”推进廉政教育显成效
空港经济区:发挥商贸优势 推动产业集聚
5月24日22时至25日6时月坊路(原顺外路)停水降压公告
老年二胡队 奏出夕阳无限美
甘肃全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培训班来珠调研
30个品类200多个品牌参展唐山体博会
2018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在我市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