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区重点项目建设积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面对“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要求,面对发展难题,面对“烫手山芋”,面对改革险阻,面对民生实事……九原区需要有胆识、气魄、责任、担当,要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作为中担当,在担当中作为,以重点项目书写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新华章。
今年,九原区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第一抓手,促进项目加速建设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围绕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建设现代化新都市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有力地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九原区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1066.7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53.2亿元。截止到6月底,已有85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全市第一,完成投资68.2亿元,四项基本手续现已办理360个。四项基本手续办结率分别位于全市各旗县区的第二和第三位。
金秋八月,天高云淡,走进九原大地,依然是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园区建设场面依然如火如荼,作为百业之基的工业依然步履坚定,保持中高速发展的势头;新都市区建设发展的主旋律铿锵有力,处处散发出一座城市的青春魅力;蓝天白云下的靓丽村庄尽显秋韵之美、收获之喜;九原——一个古老而厚重的地方,正以她宽厚的心胸迎接着崭新的塑造,到处涌动着创业激情,展现着蓬勃发展势头,令人为之振奋。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工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今年,九原工业园区实施重点项目23个,其中新建项目20个,续建项目3个,共涉及总投资307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13个,开复工率达到56.5%。截至6月底,杉杉科技、浦景化工、聚能祥化工、华光金属、君诚管业、碳素二期、卡乐思环保颜料、龙海稀土等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九原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紧盯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产业变革等新趋势、新机遇,加快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在九原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最近,杉杉集团正在九原工业园区快马加鞭建设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待2019年项目建成后,杉杉集团将实现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一跃而成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领域的“巨无霸”。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整个项目可实现每年38亿元销售收入,年纳税额2亿元。
2018年,国内首个万吨级聚乙醇酸项目与神华煤制烯烃项目毗邻而建。项目所属的内蒙古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蒙惠说:“我们产品每年需要用掉神华1100多万立方米的煤制合成气做原料,过去,这些煤制合成气都卖到了外地,而我们则延长了它的产业链条,最终生产出能做可降解塑料的聚乙醇酸,我们也将因此打破长期以来的国外垄断,开启中国制造。”该项目总投资5.5亿元,占地97.67亩。据九原工业园区负责人介绍,该万吨级聚乙醇酸项目是煤化工产业链延伸的一个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在可降解塑料(pga)领域的零突破,对于煤化工下游产业和补链产业是一个重大引领。
告别“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不断提高产业精深加工度,推进传统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演进。明拓集团100万吨高碳铬铁项目年富余炉气4亿立方米,其中一氧化碳含量82%以上。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明拓集团与中国华陆集团、浦景化工就利用矿热炉尾气制乙二醇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成后年产乙二醇12万吨,新增产值8亿元,利税4亿元。同时,明拓还利用100万吨高碳铬铁的生产能力,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下一步将发展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产业,逐步形成“铬矿—高碳铬铁—不锈钢”的全产业链,以最先进生产技术、最低的能耗和排放,打造全国最大的高品质不锈钢生产基地。
2018年6月23日,内蒙古卡乐思稀土环保颜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稀土环保颜料正式启运韩国。这是该企业稀土环保颜料继2017年成功销往欧洲和美国后,首次批量销往亚洲市场,标志着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环保颜料正式进入东亚市场。至此企业已实现了五洲销售布局中的三大洲销售。谁也想不到,企业从在九原落地到投产试运行再到产品出口东亚,时间仅用了半年。半年之前,卡乐思稀土环保颜料有限责任公司所在的42亩厂区还是一个处于停产状态的小包装公司。为了盘活闲置资产,2018年,九原工业园区将原七色鹿公司通过合并重组新建了内蒙古卡乐思稀土环保颜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后的企业,利用现成的厂房和办公场所,依托企业成立10年来积累的经验技术和产能,迅速实现了生产线和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并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打开国内和国际市场。
■现代农牧业提质做强
九原区作为全市重要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农牧业产业化项目达到117个,农产品商品化率超过75%,11家企业入驻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真正擦亮农村农业农民的“金字招牌”。
九原区始终秉持“产村同建”的发展理念,围绕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课题,因村施策、因地制宜、产村融合发展,一大批合作社、有机农场、特色种养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2017年,全区销售收入五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企业54家,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实现增加值3.3亿元,带动农牧户 1.3万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畜产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617个。39家规模以上休闲农牧业企业实现经营性收入1.1亿元,年接待人数22万人次,带动农牧户3800户。全区共建成国家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4个;乡村旅游接待户31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22家。
北部沿山地区,在切实加快阿嘎如泰苏木建设自治区“第一苏木”的同时,高起点建设了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已累计完成2.2亿元,实现了“七通一平”。引进企业突破20家,有双孢菇、无抗肉等拳头产品,形成了集食品加工、物流配送、产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让230万市民吃上放心绿色食品已不再是口号。哈业胡同镇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天养、优然等25家农牧企业(合作社)进一步提档升级。
南部沿河地区,凭借黄河湿地资源,挖掘黄河文化,大力推进黄河风情园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包头市首个设施最全的房车营地建成运营;投资近亿元的黄河谣工匠博物馆对外开放。以黄河谣为龙头,积极推进西拴圪堵黄河文化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实施了九原区“开河旅游节”“美食节”“帐篷节”“露营灯光节”,举办了“祭火节”“冬捕节”“转九曲节”“采摘节”等休闲旅游活动,打造出一批市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中部沿包巴线、宋昭公路等地区,引进和实施了信步闲庭二期、明成专业合作社、富立恒天专业合作社、顺昌专业合作社等重点建设项目,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和绿色蔬菜生产输出基地。目前,哈林格尔都市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作为集食品加工、商务贸易、物流配送、科技教育、产业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九原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42亿元,建成“三纵二横”道路5.28公里,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建设基本完成,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目前园区规划二次调整已完成,入驻企业各项手续有序办理。引进转龙酒业、鹿佳调味品等11家企业入园建设,3家企业竣工投产。
鹿佳调味品酿造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位于九原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占地50亩,建设年产6000吨复合调味汁生产线一条,主要产品包括绿色复合调味汁、生抽、老抽。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000万元,年均利税0.5千万元。
鹿丰生物技术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6亩,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的生产、销售等。年产18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贡献主营业务税金年均1408.6万元,贡献企业所得税643.4万元。
蒙缓元食品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30亩。以牛、羊肉、鸡肉食品分割、速冻调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兼营批发零售预包装食品及存储自营代理各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能10000吨,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利税500万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当地居民致富,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

翠屏区财政局开展“党建带团建”素质拓展训练
遂昌: 比学赶超 项目带动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2018盂县贤鸿养殖专业合作社创优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2017年以来我镇拆除违建172宗
雨城区召开环保督察工作专题会
九原区重点项目建设积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市环保局召开2018年全市环境信访工作会议
市局举行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市食药监局开展“安全用药•健康饮食公益社区行”活动
省环保督察组分四组对我市开展督察
冷水滩173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训上岗
东营市民宗局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下派帮扶工作
刘强检查节日安全工作 强调要敢于斗硬从严管理
换季易腹泻 预防是关键
农产品终端销售网络项目(第二期)门店装饰装修施工监理中标公示
大数据驱动“宁波智造”迈上快车道
前十个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温和可控态势
2018年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启动
徐水区东釜山乡召开扶贫攻坚项目落地推进会
女子手指被压面机夹住 消防官兵2分钟破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