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我家的苦难日子已经熬出头了,今年我家依靠扶贫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养猪养鹅获得收入10万多元,如今养殖业已经使我家稳定脱贫,我愿意申请脱贫。”在舒城县干汊河镇莲墩村祝宕村民组贫困户评议会上,贫困户周红燕面带笑容高兴地说道。
如今的周红燕脸上始终洋溢着感激的笑容,与昔日的模样判若两人。现年41岁的周红燕是干汊河镇莲墩村的贫困妇女,曾经的一段坎坷经历是导致她贫困的原因。2003年,周红燕与前夫喜结良缘,前夫入赘周红燕家,与周红燕及她父母、妹妹一起生活,组成一个幸福家庭。当年,周红燕和父母在家务农,妹妹在家读书,前夫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过得其乐融融。可就在周红燕婚后不到两年时间,随着她和前夫的儿子出生不久,外出务工的前夫意外失去音信,不明原因与家中失去联系,从此杳无音讯,周红燕想尽各种办法多方苦苦寻找也没能找到前夫。
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个原本幸福宁静家庭的生活。周红燕的母亲因为长期焦虑患上了高血压等慢性病,她的父亲也接着生了大病于2011年病逝。身患慢性病的母亲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中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妹妹和一个幼儿。面对生病的母亲、年小的妹妹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家庭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周红燕的肩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家庭的不幸遭遇,并没有使性格刚毅的周红燕倒下。为挣钱养活一家人,周红燕只好含泪离别患病的母亲、年小的妹妹和幼子,只身一人外出打工谋生。打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技术,缺资金,只有初中文化的周红燕,只能干些家政服务之类的简单工作,收入微薄,无法维持一家四口人生活。
就在周红燕遭遇贫困压力时,村里及时向她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她家申请享受低保。2015年,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出台,周红燕家经过申请评议成为莲墩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扶贫政策又给周红燕带来了生活上脱贫的新希望,于是,周红燕边打工边思考如何让自己尽快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就在前几年,经朋友介绍,周红燕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付加军,憨厚老实的付加军主动落户周红燕家,并且他们也有了女儿。就这样,周红燕一家六口人生活,压力更大了。生活虽然艰辛,但周红燕从来没有放弃脱贫致富的信心。
为了谋求脱贫致富门路,考虑到就近创业方便照顾老人孩子,2016年初,周红燕与丈夫付加军商量决定一起回付加军老家明光市苏巷镇大郢村,向当地一位养猪大户学习养猪技术,筹划在家门口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于是,周红燕夫妻俩来到大郢村养猪场打工,边打工边学养猪技术,坚持了一年时间。养猪场负责人被她夫妻俩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打动,毫无保留地传授养猪技术。可是,夫妻俩虽然掌握了养猪技术,还是缺少创业资金。
正当周红燕夫妻俩为办养猪场缺资金而发愁时,进组入户走访的莲墩村“两委”干部和扶贫专干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们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并且发展养殖业每年还有5000元的产业扶贫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兴办养猪场。夫妻俩拿到5万元的扶贫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后,又向亲戚朋友筹借5万多元,用于修猪圈、买猪仔。2017年,夫妻俩饲养135头猪仔,到年底出栏120头猪,获收入15万元,另外饲养2000只鹅,获收入3万元。到了年底,夫妻俩给前来走访的扶贫工作队员们算了一笔账:除去各项开支,她家通过养猪、养鹅,全年获纯收入10万元,而且周红燕还拿到了政府的5000元产业扶贫补贴。腰包鼓起来的周红燕美滋滋地盘算着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新的计划。
“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真好,村里给我家申报获得了6000元危房改造资金、帮助我家修缮了四间老旧房屋,给我两个小孩提供了2000元教育补贴资金,让我多病的母亲享受到健康扶贫优惠政策,还让我参加了县农委组织的技术培训班学习。如今我赶上这样好的精准扶贫政策,国家这么帮我,我自己也要努力,争取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面对以后的生活,周红燕的眼里充满了坚定。(卢贤傲 记者 黄雪彦)
紫金开展冬季专项执行行动
一周执结案件27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81万余元,司法拘留4人
她俩是脑瘫儿、听障儿的“妈妈”
江油“90后”夫妻大学毕业回乡当新农民 年入百万
王荣平接受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访谈
石家庄市空调公交车恢复普通票价
脱贫路上巾帼不让须眉
吉华街道城中村净化整治工作通过市城管局验收
国家发改委同意建设漳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地铁带动商圈人气 春节假期青岛消费市场火爆
【两会梅州声音】李杏玲: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村级活动室建设 合川区双凤镇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
汤原县组织收看全省反腐败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
市疾控中心六项措施全面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新时代 我幸福】蟠虬社区的美丽人生
上半年晋城市失业保险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工行乐山分行严抓细管打造满意银行
禅城法院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行行动
我市清理限制竞争政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东港海事处积极开展入沪船舶专项安全监管工作
凤岗的家长注意!4月28日起可申请入读公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