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推动成都发展迈向高质量


成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丰硕、品牌彰显。图为科学城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10月9日至15日,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将正式举行。这一次,成都是“主场”。
作为本届活动周的主会场,成都将举办启动仪式、主题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创业代表座谈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进会、创业乐天府、创新星空间、“黑科技”每日秀等重点活动。目前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都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坚定贯彻、务实行动让成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双创”成绩单——去年,经济总量达到1.39万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1万亿元;天府新区、郫都区、四川大学、中国电信(成都)、新希望集团等5家单位获批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可以说,成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丰硕、品牌彰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城市发展的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一大批创新创业举措正释放巨大红利,在成都高质量发展“答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引领】
整体构建城市创新体系
提升创新创业质量效率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支撑,突出质量效率并重,成都全面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链条,整体构建以高校院所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军民深度融合的城市创新体系。
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转化热情?直击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痛点、难点?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西南交大的“小岗村试验”,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中阻梗”,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至整个成都乃至全省高校院所。截至2018年7月,试点已拓展到全省20所高校院所,超过400项职务科技成果成功得到分割确权,作价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百亿元。
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成都以科技“三权”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同时,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上,成都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蓉布局数据中心、研发中心,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新增3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9家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7月,全市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达到110家。
创新为本,高端引领,成都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质量效益的成效远不止于此。
构建校院企地合作共同体,成都规划建设了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等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带动高校、院所和社会资本投入超过10亿元;与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签约项目227个,预计后期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500亿元,6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与国内外大学签约全覆盖,推动高校院所、企业与地方形成全新伙伴关系——城市创新合伙人。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市共认定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企业35家、军民融合企业581家;全市实施军民融合产业重大项目71个,总投资超过90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正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37亿元、增长13.4%,2018年将突破1000亿元;探索形成了“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等创新举措。
【改革先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动力,成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2013年,靠着“3万元起步”的曾途没有想到,一手创立的大数据公司数联铭品,创业3年估值达到25亿元,更在今年拿到了4.4亿元的e轮融资。
创办4年获4轮融资,仅c轮系列融资就高达4亿元,医联创始人王仕锐又带来了最新消息,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企业,医联目前已汇集了超过43万名医生。
两家企业,有着鲜明的共性——成立时间短、几何式增长,新经济增长爆发力可见一斑。
如何积极营造新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成都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创新创业的新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培育“七大应用场景”,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暨双百工程,成都新经济在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新潮传媒成为我市第一家“独角兽”企业,极米科技、医云科技等一批准“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流量经济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同时,着力深化促进创新创业的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在高新区、天府新区开展内设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合设立承担改革创新、科技与新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发展等职能办事机构,打破身份、职级、年龄、区域限制,实施全员聘用,加快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创新发展内生动力。高新区改革后部门共划转职能202项、优化合并职能85项,行政管理体制更加切合创新创业发展需要。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科技创新的激励和助推作用不言而喻。制定出台“知识产权十条”等政策措施: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累计审结发明专利申请7万余件:在郫都区率先成立首个集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获批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小镇;获批全国唯一专利代理行业进一步改革试点城市,进一步放宽专利代理准入条件,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增至75家;在天府新区成立西部首个跨区域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成都正紧紧围绕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
原标题:“双创”推动成都发展迈向高质量

积极发挥代表作用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复明10号”流动眼科手术车即将开进桑植
连云港落实落地“一带一路”战略建好交汇点(新丝路)
婚礼季来袭 催热宜城婚庆市场
我县组织参加第八届唐山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暨
“双创”推动成都发展迈向高质量
涟源市委统战部到白马镇调研统战工作
姚中华在视察监督湿地周边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时要求
颈椎病不宜随便按摩 发作期间应做好局部休息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机关干部集中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济宁市国地资源局关于山东省微山县郗山地区稀土矿深部及外围普查野外验收的意见
高新区主干道绿化实行林长制
江都区全力以赴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东兴市地税局多举措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诏安梅岭:南门村文化活动中心投入使用
徐昊到观山湖区李家冲河巡查并举行专题座谈会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建设内江现代化经济体系
志愿者参观教育基地做“美丽朝阳”行动者
真情温暖 老有所为
杭州市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项目(民生实事)2018年4月推进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