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马”,让世界看到最好的徐州

这几天在徐州,满城尽谈“徐马”声。
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市迎来了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这无疑是在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征途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办好一场马拉松,不仅考验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能力,更能体现其开放度、包容度。因为没有哪项运动能和跑步一样,门槛低到全民都能参与其中。
说到徐州的跑步,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已经举行了63届的元旦长跑了。这项活动虽然规模也很大,但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比赛,而且这项只限“自家人”参与的赛事也无法满足徐州对外展示城市包容、创新、开放的精神。
徐州目前正处在建设“一带一路”文化新高地、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需要有一项国际化的赛事来展示徐州新形象。为此,徐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可谓应运而生。2017年第一届“徐马”就一炮打响,不仅在两万多跑友口中得到了极高的赞誉,更是得到了官方认可,荣获了中国田协颁发的“铜牌赛事”称号。于是,2018年的徐州马拉松吸引来了两个重量级的赛事一同举行,一个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徐州站),一个2018雅加达亚运会马拉松选拔赛。
“徐马”无疑已经成为徐州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国民对健康、休闲、娱乐的需求会飞速上涨,进入体育消费的黄金周期,被称为“马拉松周期”。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算是进入了“马拉松周期”。也是这一年,“跑步热”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此后的几年里,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步步向上,各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热情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举办马拉松赛事,除了给当地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借由赛事展示出来。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的徐州,在“旅游+文化+体育”这条规划思路上,有着丰富的资源可利用。“徐马”这样的黄金赛事,既能大幅增加徐州旅游的附加值,助力当地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可成为徐州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马拉松带来的不只是场地的开放,更是背后思路与观念的开放。比赛期间,整个城市完全打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与观众在这里与赛道亲密接触,举办比赛的城市也在与世界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太多事实证明,马拉松给一座城市带来的改变,将是难以估量的。
“徐马”,必将让世界看到一个最好的徐州。

桂平市500 名新兵投身军旅
我市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嘉兴四套班子领导看望市“两会”新闻中心报道团队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西班牙选手马琳摘得桂冠 成为首个拿下3届世锦赛女单冠军的选手
“徐马”,让世界看到最好的徐州
哈尔滨市部门联动强化春季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湖北省地方法学会工作会议在咸宁市举行
长江防总来芜检查汛前准备工作
“摩羯”带来9级风浪 海事人员护送漫山岛老人出岛就医
舒城县杏林医院连续四年免费为贫困户体检
微信小程序为学生提供高考信息服务用手机可查询高考座位成绩
市纪委派驻住建局纪检组与市人防办共同开展党日活动
我市将召开为期三天的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
临沂拟推荐5名教师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十大“组合拳”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遂宁市从四方面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关于对206国道部分道路实行交通限制的通告
关于公开征集新版《聊城市民文明公约》的公告
800户下水被堵维修只能小桶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