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继续工作” 国际刑事法院无惧美制裁威胁

国际刑事法院11日声明,将依法“继续工作”,不惧美国方面就阿富汗战争所涉罪行调查发出制裁威胁。
【“不惧阻吓”】
国际刑事法院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作为一家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将依照法治的原则和首要理念继续工作,不惧阻吓。”
这份声明旨在回应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前一天撂下的狠话。后者声称,国际刑事法院如果开始调查美国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美方将制裁法院法官和检察官。
国际刑事法院根据联合国《罗马规约》于2002年7月在荷兰海牙设立,负责审理国家、检举人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委托审理的案件,有权就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指控作出审判,只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美国政府没有批准《罗马规约》,时任共和党籍总统乔治·w·布什2002年宣称不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法图·本苏达去年11月要求法院调查阿富汗武装冲突中可能存在的战争罪行。一份长181页的申请书写道,“所获情报提供合理依据,认定美国军队和中央情报局成员在阿富汗等地对冲突相关的在押人员施以折磨、虐待、暴行、强奸与性暴力,尤其在2003年至2004年。”
按照博尔顿的说法,如果美方人员受战争罪调查,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考虑禁止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和检察官入境,冻结他们在美资产并在美国法院起诉他们。博尔顿还威胁制裁协助调查的其他国家或个人。
【后援强大】
作为国际刑事法院监督机构,《罗马规约》缔约国大会亮出“后援团”,说国际刑事法院得到123个成员以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强力合作与支持”。
多个大国声援国际刑事法院。法国外交部发言人阿涅丝·范德米尔发布声明,说国际刑事法院必须能够不受阻碍、独立公正地行使权力。“法国和其他欧洲伙伴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同它合作并从资金方面予以支持。”
德国外交部在社交媒体“推特”的账户说:“我们承诺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尤其在它遭受攻击时。”
博尔顿10日指认国际刑事法院对美国和以色列等盟友是“彻底的威胁”,称任何针对美国军人的调查“毫无事实根据且不正当”。
美联社报道,国际刑事法院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底共收到来自阿富汗的170万项战争罪指认。阿富汗人权委员会主席西马·萨马尔说:“伸张正义有助于促进阿富汗和平进程。”
设在阿首都喀布尔的“过渡司法协调小组”帮助不少人向国际刑事法院申诉。这一法律团体的成员伊赫桑·卡内认为,一些反政府武装人员被抓获后遭到虐待,获释后加入塔利班组织,更多是为复仇而不是出于意识形态。
卡内说:“如果他们觉得获得公道,或许会停止战斗。”(陈丹)(新华社专特稿)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2月23日正式开考
高明大道龙亨路口今日下午全封闭施工
沈阳“清理”餐饮娱乐场所门前违停
湖南开放强省建设暨重点产业推介会在杭州召开怀化重点推介商贸物流产业
“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湖南大学宣讲会”启动
依法“继续工作” 国际刑事法院无惧美制裁威胁
平遥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性工作综述
六旬阿姨每天义务将报纸夹上社区宣传栏
以中国梦引领我的梦
我市省政协委员积极提交提案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宣传扫黑除恶 建设平安晋安
贵州省近四年高考考生增长迅猛
李昊天调研公安工作
清远市赴清华等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推介活动
因公牺牲民警李耀红 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南靖靖城武林棚户区加快施工
威远县召开“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礼让斑马线”是一首文明协奏曲
宁德市属中小学实施班主任等级考评奖励
猕猴群“恋上”了九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