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馆里忆乡愁


□张小华、张功文、程建华
“这个叫做斛桶,解放前用来称量谷物的一种量器,最常用的是容量二斗五升的斛桶,4斛桶就是十斗,为一担。”近日,在永丰县佐龙乡罗富村塘头组的农博馆内,村民小组长刘志海正指着两个深棕色的木桶向前来参观的客人作介绍。
塘头村的农博馆位于村中央,占地200多平方米。馆内400多件展品都是村民无偿捐赠的,分为生产工具、生活工具等多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村民生产生活和村庄的发展变迁。它们当中,既有蓑衣、火笼、油灯等农家生活用品;也有风车、犁耙、石磨等农家生产物品;还有记录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老旧自行车、电视机等。每一件展品都充满着浓厚的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在过去和现代之间,搭起了一座记忆的“桥梁”。
“看到这些展品,就会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像这个用脚踩的打谷机,以前割禾时经常用,踩久了特别累;还有这个鱼篓,小时候经常带去捉鱼……”在县城做生意的刘海军,一有时间就会回村里的农博馆看一看,油灯、鱼篓、火笼等一件件老物件,不时地唤起他对过去的回忆。
传承乡土味道,留住乡村记忆。去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塘头村针对一些老物件逐渐被淘汰,甚至慢慢消失的情况,投入50多万元建起了农博馆。同时,号召村民把家里的老物件捐出来,为农博馆出一把力。“村民们都特别支持,一些附近村庄的老表听说我们要建农博馆,也纷纷把东西送过来……”罗富村党支部书记刘子合说,建这个农博馆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
如今,在永丰县,建农博馆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该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文化元素,培育乡村文明,通过建立农博馆、村史馆等方式,进一步传承优秀村风、家风,倡导乡风文明,让乡愁文化得以延续。截至目前,全县21个乡镇已建成农博馆、村史馆110余个。

校企对接大型校园公益现场招聘会在龙岩侨中举行
卢龙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暨绿化防火工作推进会召开
太原虎峪河将“变身”带状绿地公园
缙云多措并举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送秋”今年更时尚
农博馆里忆乡愁
民进花都基层委员会举办2017年总结活动 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参政党
股市“黑色一星期”大跌10% 股民:年终奖亏没了
以“机器换人”助推乡村振兴——访晋城市农机局局长苗富才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医生竭力挽救14岁白血病女孩:钱我们来筹
市计量院对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强检医疗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
新化特种陶瓷:向国际化方向迈进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峰会举行
怀远县编办坚持“三对标”,扎实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梳理规范工作
颍柳路泉河大桥主桥跨河段顺利合龙
市政协常委会开展专题协商 林宝金讲话 林庆生主持
工商旅游监管分局调解首例涉旅投诉 追回强制购物费用1.5万元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泉城夜宴”让夜经济火起来
纪念先人 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