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经济”闯出产业扶贫新路


王永源(右)正在教当地农民种植南瓜。
福州晚报记者 张维璟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
  1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闽清县白中镇田中村采访,看到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赛连已经在承包地里忙活。她看到王永源路过,立即上前挽着他的手来到地里,让他帮忙指导如何修剪和整理南瓜藤蔓。
  王永源二话没说,一个纵身从路边跳到田里,接过陈赛连手上的剪刀,熟练地修剪起藤蔓上的次枝,并反复嘱咐她接下来要如何修剪、如何培育。看到王永源在“讲课”,另一块地里的几名农民也小跑着围了过来。
  到今年年底,陈赛连种植的2亩南瓜就能收成,届时利润可望达到6000元左右。“这比我脱贫之前全家一年的收入还多,真是谢谢他了。”陈赛连笑着说。
  陈赛连口中的王永源,是当地源凤家庭农场的创办人。两年多来,他自创了一套“微农经济”模式,通过教授南瓜栽培技术、实行订单保价回收等方式,帮助超过百户的“微农”抱团发展,其中不少贫困户得以脱贫致富。
  立足本土实际
  做适度规模经营
  王永源今年34岁,是泉州安溪人。一到田间,他总是一身朴素并黏着泥土的着装,加上黝黑的皮肤,让人很难将他与高级农业经济师的身份相联系。
  2008年,王永源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后,被所在的外贸公司派往非洲,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工作。这一经历让王永源认识到农业的魅力和潜力,激发了他自主创业的欲望。2010年,他结束外派回国,选择在白中镇田中村租赁了100多亩土地,建起了源凤家庭农场。
  “那时候以种植时令蔬菜为主,想法也很大胆,想做全国的市场。为此,我尝试种植了30多个品种。”王永源说,5年多来,在陆续经历传统种植、生态种养殖、农业综合开发之后,成果和效益始终不理想。但这使得他对于农场转型经营有了初步的想法,那便是立足本土实际,做好适度规模经营。
  立志帮助贫困户
  打造省级示范场
  王永源说,他立志做产业扶贫的事业,要从2016年的台风“尼伯特”说起。
  那场台风,使源凤家庭农场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要重建预估得耗资60多万元。但更让王永源在意的是,周边还有很多农场同样受灾,其中跟他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就达100多户,他们大部分是当地贫困户。
  “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他们的感受我能理解。所以,我不仅要自救,还得想办法救助他们。”在分析了灾后农田的条件之后,王永源选择了能够适应高低不平地况、无需精细管理的南瓜。
  那一年的11月,源凤家庭农场的南瓜正式上市。这些南瓜大小适中,风味独特,既有葫芦形的泰妃南瓜,也有香味浓郁的板栗南瓜。为了打开销路,王永源选择新零售模式,并积极对接本地生鲜龙头企业——永辉超市,让产品进入超市。2017年,源凤家庭农场被评为福建省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威远县召开“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礼让斑马线”是一首文明协奏曲
宁德市属中小学实施班主任等级考评奖励
猕猴群“恋上”了九郎山
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项目在市革命纪念馆启动
“微商经济”闯出产业扶贫新路
阳泉供电公司开展节前隐患排查
郑希刚:在实施“弘毅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
泰州银监分局出台《泰州市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
滨州双网融合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蚌山区政协来我县考察学习生态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应急管理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我市9月完成白蚁防治1.4万平方米
我市举办首届全国射箭俱乐部邀请赛
江油市小学第六联合教研体教学研讨会在太白小学顺利举行
解放思想要善用“互联网思维”
国务院便利贴 | 超实用!跨省异地缴纳交通罚款 全攻略
公安部安全提示:警惕冒充使领馆人员的电信诈骗
68岁老人走失睡在别人家 多亏民警与家人团圆
掀起抓招商上项目热潮 打赢关键之年关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