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力推进脱贫产业。聚焦脱贫攻坚,全力培育“一主两优”主导产业,推进木耳产业“1153”工程落地,把全县60%的贫困户群众捆绑到木耳产业链中;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旅游“四联”模式,依托牛背梁、溶洞、凤凰古镇区域优势,重点推介木耳小镇、洞天福地特色小镇、终南山寨和九天山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带动全县20%以上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采取林药、林菌、林养结合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全县20%以上的贫困群众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脱贫。同时统筹发展光伏、电商、花卉、水产、核桃、构树、中华蜂等区域特色产业,建成了一批产业示范点和产业示范村,建立了更加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是全力推进产业转型。聚焦调整结构,着力推进三产融合,采取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等办法,大力引进农业知名龙头企业投资建厂,积极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西川脱贫攻坚主战场建设,与农户开展多种形式联营。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引导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能人创办涉农企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兴业态,推动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和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全力推进综合改革。在全县确定了23个“三变”改革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由县委常委和分管副县长牵头包抓,包扶单位协抓,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实施,全力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各村按照产业扶贫资金30%用于集体,70%分给贫困群众的比例分配股权,同时,依托资源禀赋、劳务协作、景区景点等入股联营,依据经营效益按股分红。目前,已流转土地14806亩,财政项目资金投入3011万元,村级入股资产折价3641万元,有8881户28512人贫困户在“三变”改革工作中变为股东,入股率达80.8%,2017年集体经济净收益468万元,为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金钥匙。
四要全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完善新型农民政策扶持体系,结合脱贫攻坚扶志扶智、“雨露计划”“阳光工程”,以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村能人、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为对象,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瞄准主导产业,重点实施木耳产业技术培训,为木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也同时兼顾传统种养类技能培训,培育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加工服务等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农民水平不断提高。
(柞水 刘康)
华阴市首次参展中国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
略阳签约农业订单助推产业脱贫
德州汽车总站月底针对网络购票乘客启用电子检票系统
玉泉区“2018年安全生产月”启动
长春高速全线入口关闭
柞水“四举措”力促农业提质增效
检察机关法制进校园活动走进淅川县毛堂乡初级中学
直属大队积极推进禁洗工作
省委常委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德州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晴热持续需防暑
桐庐“企业开办”跑出大杭州最快速度
今天上午 繁昌一男子因拒不交出被扣押轿车被判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来嘉兴一中作招生宣讲
阿里巴巴官方晒马云新名片:共计11个头衔
原创音乐剧《朝暮有情人》6月2日亮相德州大剧院
镇江今年全力擦亮生态名片
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时代光辉
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扩大服务范围从一般居民用电覆盖到所有用电用户
公交车积水中忽然熄火 驾驶员连续背出多名乘客
北京发通知关心关爱干部:坚决不让干事的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