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社区通过文化、活动、技能等共享活动,融通中西,勾勒出新时代和谐社区新景象
■中外居民在兰桂社区共享 小屋内一起包饺子。
7月2日,禅城区委在祖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七一’共建·筑共享家园”活动,全面铺开“共享社区”党建项目,标志着禅城区在以党建为引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共享社区”党建项目以党建为引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重构社区信任机制,由陌生人社会回归熟人社会。
从今年年初,禅城区就在祖庙街道塔坡、北江、莺岗、培徳、铁军、兰桂、新城7个社区试点建设首批“共享社区”。在首批试点的“共享社区”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市民又从中有哪些获得感?对于“共享社区”,他们又是如何评价的?从即日起,本报多路记者走进首批试点的“共享社区”,了解“共享社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率先兴起了一些新型社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聚集。祖庙街道兰桂社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兰桂社区被誉为“小联合国”,岭南天地一带住着大约有六七十名外国朋友,不同肤色、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如何和谐共处?如何更好地融入佛山当地生活?
禅城正在建设的“共享小区”,为居住在这个“小联合国”里的人们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在这个共享平台里面,文化成为共同的语言,他们通过系列活动向邻里街坊共享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增进彼此的了解,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新兰桂社区已经成为老城区历史人文状态与现代商圈文化共融、新兰桂人与老佛山人共融的国际化社区。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技能等共享互动,勾勒出一幅新时代“兰桂齐芳”“邻里和、中西融”的和谐社区新图景。
“小联合国”遭遇成长的烦恼
面积0.29平方公里的兰桂社区,地处佛山千年历史名城和古代商业重镇缩影的东华里内,众多历史保护文物分布在商业圈内,佛山祖庙、简氏别墅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知名建筑22处都坐落在此。
2008年佛山启动中心城区最大规模“三旧”改造项目,由香港瑞安公司开发的岭南天地,让兰桂社区成为佛山最繁华的核心商业街区,商圈面积占社区近2/3,辖区内有各类知名商户90多家,在这里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得以传承,老社区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也正因为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现代商业文明交相辉映,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这里聚集。
“粗略统计一下,我们发现这里至少有来自世界上15个国家的外国友人、港澳台同胞、北京、江浙等国内各地的商人。”兰桂社区党委书记程桂琴介绍说。
粗略统计,岭南天地里住着有六七十名外国朋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法国、以色列、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美国、印度、乌兹别克、约旦、土耳其、荷兰、黎巴嫩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大多是本田、一汽大众、陶瓷机械等大型制造业企业的外派高级技术人员,还有咨询公司、投资公司的高管,以及一部分经商的生意人、外教等,从工作地回到住所后的生活,大部分时间就在兰桂社区。
在程桂琴看来,新兰桂社区作为一个集高档住宅区、众多文物保护单位、三分之二都是繁华商圈的社区,这里已经成为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极其注重隐私的社区空间。在兰桂社区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新型社区工作,需要国际化的工作思维,对于语言和自身素质的要求都非常高。
程桂琴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来到兰桂社区极度不适应的场景。以前在老社区关注的大多是卫生保洁、社区安全稳定、城市治理等问题,调任到兰桂社区,程桂琴发现整个思维方式和关注点全部改变。在兰桂社区这个国际化社区工作,从仪表、仪态面对各国国籍的居民等细节开始,工作思路与此前全然不同。
对于程桂琴来说,做了10多年的居委会干部,调岗到兰桂社区,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程桂琴带着居委会干部一家一家商户去走访,一户一户家庭去拜访,在三个月的入户走访过程中,居委会干部发现,这一批来自世界各地、说着各种外语的友人,最基本的语言沟通都很难,更别说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传统的老社区变成了真正的陌生人社区!如何做好服务、如何管理好这个社区,成为程桂琴和她的团队的一大挑战。
文化共享成“中西融合”的桥梁
持续不断的调研和走访,程桂琴和居委会干部们有了新的发现:不论是外国居民,还是国际知名的连锁企业和大企业技术精英、商家们,虽然对于佛山本地文化和政策并不了解,但他们对于融入本地文化的渴望非常强烈,尤其是身处岭南文化发源地的祖庙东华里,这里的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们。
程桂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居委会抓住文化这一元素,开展了一系列中西融合的“破冰之举”。
最初,兰桂社区举办了一次外国友人见面会“let'smakefriends”见面会,在这样一个小小的party上,社区的外国居民相聚一起,以包饺子、编织中国结、品茶等形式共度了温馨的中国之夜。活动现场,挂满了不同国家的彩旗,外国居民纷纷在签到板的世界地图上,找到自己国家的位置,并签下名字作为留念。尽管语言不通,但是在活动举行的过程中,大家彼此能够感受到那种友善与真诚。很快大家便熟络起来,打成一片。随着越来越多活动的进行,大家的关系日益融洽,相处几乎完全没有障碍。兰桂社区还专门创建了兰桂社区外国住户微信交流群。
今年年初,兰桂社区成为共享社区的首批试点之一,社区设立的“共享 小屋”,也成为了各国友人聚会交流、进行文化共享的好场所。在“共享 小屋”里,社区分别举办了太极拳、瑜伽、民乐欣赏、写对联、剪纸、搓汤圆、猜谜语、包粽子等一系列文化共享活动。外国友人在文化共享中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民俗风情,为想到国外旅游的本土居民讲解旅行攻略,当好“参谋”等。中外住户在文化共享中增进了友谊,其乐融融;新老兰桂人在活动中了解和体验岭南文化、推进了新兰桂人与老佛山人、传统与现代共融,营造了包容互爱的社区氛围。
印度女孩mandy很喜欢参与这样的文化活动。mandy和她的朋友在“共享 小屋”内体验了制作广绣、狮头、剪纸、竹编雨帽、彩绘纸扇、手工灯笼等。在她的眼中,活动中分享的这些文化正是中国及岭南地区里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她学习到了很多岭南文化的精髓。mandy还跟随邻居志愿者们一起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上门慰问老人、入户调查居民的需求等。和man-dy一样,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加入社区的公益慈善活动,为社区的和谐出一份力量。其中一位志愿者sarah是来自巴西的女生,她精通中英文,通过多次参加社区活动,成为社区志愿者主力军之一。
技能共享成“邻里和”的纽带
兰桂社区党委有针对性的按照居民的需求来提供精准的服务,并通过系列“技能共享”来促进邻里和谐。了解到社区居民对运动、健康饮食比较关注,社区组织了瑜伽、太极、厨艺等技能共享等交流活动。
如兰桂社区党委整合社区资源,通过举办“和谐兰桂共‘瑜’乐”瑜伽分享班,邀请辖区有瑜伽经验的居民在兰桂社区共享空间给其他居民分享练习瑜伽的心得和技能。运动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心得体会,结识新朋友,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子。瑜伽分享活动给爱好瑜伽活动的社区居民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为劳心于家庭、事业上的居民提供放松身心、运动锻炼的好机会。
由于社区人口多元、文化多元,为打破居民间言语不通的隔阂,兰桂社区党委举办“口语荟萃”活动,活动吸引了本地老居民、新市民和外国人的积极参与。大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围绕广东凉茶文化用自己的方言进行探讨分享,本地居民用粤语向新市民和外国友人分享广东凉茶的由来和作用,并欢迎邻居们到家里作客,喝自己家熬制的凉茶。
家乡风味不仅给人带来身心愉悦,还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兰桂社区还在“共享 小屋”里开展“妈妈加油站,厨艺分享荟”家乡风味制作活动,为居民提供厨艺技能分享、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兰桂社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技能共享,将城市陌生人社区变成熟人社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程桂琴说,以前社区搞活动都是上门一户一户的去敲门,居民也未必愿意参与,现在则是一呼百应。她做了十多年的居委会干部,这个转变感受很深,她觉得建设共享社区,社区党委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转载:珠江时报)
嘉定区“周周有招聘专场,天天有择业指导”南翔分中心“启航计划”招聘专场
金水区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
2018年高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连续督导项目第四期培训暨“阳光心旅”大型公益心理讲坛第五讲活动成功举办
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开展元旦前夕慰问贫困户活动
亳州市、县(区)河长名单发布
兰桂齐芳:描绘“邻里和中西融”新图景
【点播】惊险!男子抢夺方向盘逼停公交车
我市建筑施工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我市开展专项检查清欠农民工工资160万元
今天,咱们在过一个节!而且,盐城人在全省最有“发言权”!
松滋市水政监察大队:风口浪尖上的长江卫士
合肥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77批次 受检样品均合格
【现场】宝鸡刮起“全民悦读”风
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苏中片区初评活动在泰州拉开帷幕
石峰区召开应对雨雪冰冻天气紧急工作会议
市直机关工委检查指导市征收中心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
全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脱贫攻坚研讨班结业
市图书馆开展读家风讲家训研学
市城管局召开科级以上干部“对标沪浙苏、争当排头兵”专题学习会
普兰店区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登记“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