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老手艺 莒县耄耋老人的慢轮制陶人生

直播日照6月18日讯 说起几十年前普通人家里装东西的家伙什,有人可能说了,装水用个大水缸,装麦子用个瓮,腌咸菜用个小坛子,这些陶制的营生虽然外表看着不那么华丽,但是在那个年代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非常实用,现在再想找这么个营生也是非常困难了,因为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在莒县长岭镇石井社区就有一位老人史存正,耄耋之年坚守着慢轮制陶这门老手艺,以前的那些稀罕营生在他这里都能见着,我们也一起去瞅瞅。
走进史存正老人的家,在其中一间房子里就看到堆放着已经塑好型的陶坯,有大小不同的缸、造型复古的壶和茶盘,史存正正在屋内来回查看这些陶坯的风干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日子入窑进行烧制,说起这些陶坯,史存正如数家珍的向记者介绍起了它们的用途。
“这个水壶是装水喝的,出门挂到小车子上,方便在路上喝水。这个盛酒,用这个好,用瓶子一看没有了,这个看不着。这是茶盘子……”
制作陶坯是个手艺活,史存正使用的工具是一种慢轮陶车,全部使用木头做成,没有任何电气化的操作,干活的时候,陶车的转台全靠脚踢着转,随着转台旋转,手在泥坯上塑出想要的形状。除了工具不同,史存正所做的陶制品使用的材料也和常见的黑陶等不一样。
“我们这个见火就炸,得慢慢的,快了撑不住形。”史存正说,像做个大缸,得晒晒再整整,得撑住劲,大缸得三回才能撑住,离了日头不行,离了阴凉也不行。
史存正家院子里搭起的一个小凉棚就是他平常做陶坯的地方,一有空他就会在这里做上几个,普通的泥巴在他的手下很轻松地被塑成各种不同的陶坯。
整个过程,史存正用的都是古朴的工具,做边沿用软皮带、硬塑料辅助,外部的花边用手捏成,表面的粗糙纹理用碎布划出,除了做大缸需要专业工具之外,其他的陶制品全靠一双手来把握。
工具看起来原始古朴,但是史存正的技艺却在多年的积累打磨下变得非常娴熟,能够做很多不同类型的陶制品,而且只要有样品,他说他都能照着做出来。
史存正告诉记者,他十几岁时便学习这项制陶技术,当时正是慢轮制陶比较辉煌的时期,家家户户生产生活上都要用到不少的陶制品,所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很多。
几十年来,同样的一个大缸由之前的八块钱涨到了现在的二百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陶制品逐渐被一些瓷器、不锈钢或塑料器具代替,需求量下降,所以从事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小水缸,水放里边不臭缸,瓷缸一上午就晒出沫沫来,这个什么时候也晒不出沫沫来。 腌咸菜不烂皮,不招白头,发脆,腌的咸菜好吃。”与新兴的一些器具相比,这种陶制品虽然不够精致,但是却有它独特的优点,让坚守这项老手艺的手艺人引以为傲。
现在从准备材料到做陶坯再到烧窑,所有的工序都是史存正一个人在做,一窑下来前前后后得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繁琐的工序让史存正不得不减少了制作数量,虽然用的人少了,但是史存正烧出来的成品却不愁卖,经常有人多番打听找到他购买。
由于年事已高,史存正做这个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因为没人愿意继承这门手艺,他眼看着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老手艺面临无法传承的问题,让他倍感无奈。
现在史存正老人还可以歇息着做出来些,让我们能够见着实物,如果真的没人做了,我们就只能通过照片、影像这些资料来回忆这些曾经存在我们身边的老物件了,真希望这些老手艺能一直流传下去,让子孙后代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记者:文娟 振宇 徐永强)

开封金融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鹿山街道着力谱写城西发展新篇章
银川市第四届职工运动会闭幕
建昌道二手药非法交易市场清整如何?河北区政府回应
马承祖:坚持问题导向 狠抓整改落实
坚守老手艺 莒县耄耋老人的慢轮制陶人生
深夜建德高速上惊现二十余人“压马路”,原是中途被大巴司机丢下!
确保施工项目质量 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2017年度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 有咱沈阳
5万余老年人受惠“银龄安康行动”
遂昌: 高质量打造地方参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样板
办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青岛设13个受理点(附名单)
镇江两学校被授予第一批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市人防办扎实开展全市在建人防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科技创新厚植产业发展后劲 中天科技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
解元季惇大的兰亭遗韵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成都推出十六条举措
政协委员最关心哪些问题? “营商环境”“共享单车”等成热词
传递好家风 见证金婚照
危险:高唐一女子步行上高速 交警一路寻找将其带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