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城”到生态宜居城


洛川县位于渭北旱塬沟壑区,曾是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风起,黄土在天上;风落,黄土在身上!”人们曾这样形容洛川。
不曾想,当苹果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后,洛川这座“黄土城”却变成了一座生态宜居城。
每年,跟随着苹果的脚步,人们接踵而至,欣赏这里50多万亩苹果吐绿、开花、结果的盛景……
城市:拉大框架 提升品位
洛川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县城、村镇都镶嵌在广袤的万绿丛中。洛川的城市规模不大,用精巧雅致形容更为贴切。
在改革开放前,洛川县城建设主要是依穿境的210国道而建,一条老街、一条解放路就构成了县城的全貌。县城内两栋五层居民楼是人们观赏的重要“景点”,文化馆门前的两阶水泥台阶,是人们饭后最高档的休闲场所……
“那时洛川城乡居民住房及办公、商业用房都以窑洞、厦房为主,厦房占比25%,窑洞占比75%。城市框架小,街道狭窄坑洼,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洛川县住建局局长吴刚说。
伴随着改革开放,洛川县城市建设按照“做强县城、做大城镇、做好社区、做美果乡”的思路,不断提升城市品位。特别是近年来确定了“一城四园六镇十社区”的城乡发展总体框架,积极实施“北移、东扩、西跨、南拓、中改”战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功能,全面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县城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截至目前,洛川城区总面积扩大至7.83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增加到12.4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6%。城区街道宽敞平整,形成“三纵四横”;新安广场、民俗广场、街心花园、南街居委休闲广场、文化广场、行政中心广场、商业中心广场、南中心广场、金苹果大道民俗文化博览园、振兴公园、西沟湿地公园等星罗棋布;商业服务中心、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商贸物流中心、汽车商贸服务中心先后建成运营,一座全新的生态城市正在崛起。
2017年,洛川县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县城建设先进县”。
城市建设的发展,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由过去关心的“吃住行”转变为现在“休娱游”。
每近傍晚,劳作一天的洛川人的夜生活才正式开始了,或去公园跳上几曲广场舞,吼几嗓子秦腔,或在餐饮街上品着全国各地的风味、抿上几口小酒,或带着爱人孩子逛逛大街商厦,很是惬意。
镇村:建出特色 振兴乡村
如今,到洛川的交通已经非常便利,国道、省道、火车道纵横交错,高铁建设也已提上日程。
便利的交通为洛川境内的各个乡镇、村组带来了新的气象,日新月异的特色镇村建设更是成为了洛川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板块。
从县城出发,沿着304省道向北,有个名叫阿寺村的小村庄,这里是洛川苹果的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70年前洛川苹果的“首植树”,“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纪念塑像就耸立于此。2016年,洛川县委、县政府规划在此打造建设“中国苹果第一村”。
“现在我们一个小村子都已经建了东西环线路,就连脚底下的地砖都是根据中国剪纸大师王兰畔的剪纸专门定制的。”阿寺村党支部书记李银海说。现在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有近2万游客”。
在洛川,像阿寺村这样的村庄越来越多。洛阳村、黄章村、李家坳村等都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洛川县委、县政府在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的同时,在乡村建设上狠下功夫,全县7镇1乡均按照不同特色重点建设打造。
旧县镇开发姚苌故寨,永乡镇挖掘洛川会议红色旅游和特色苹果,交口河镇打造工业重镇,石头镇建设南部塬区中心;纵贯南北的304省道被精心打造成为绿色长廊,210国道京兆段开发成万亩苹果采摘园,金苹果大道南边建民俗博览园、西端建“苹果大观园”……
如今,洛川县这座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城,在50多万亩苹果和60多万亩原始次生林的掩映下,春赏花、夏消暑、秋摘果、冬踏雪,黄土的味道淡了,呼吸的尽是“绿”的清香!(通讯员 李 涌 冯妮娜)

蓬江区黑臭水体治理及水利工程PPP项目正式开工
黄志明:敢为人先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市水利物资管理站春节前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职工
打造“东拓西联”路网
向力力在全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上要求:始终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
从“黄土城”到生态宜居城
东莞虎门港澳码头明日停航
持续两月的全城看展模式开始!2018深港设计双城展再启动
@吃货们 听说!18万斤的小龙虾正从宿迁关庙镇赶来……
“共享书吧”
当好产业发展先锋和引领者
市物价局:不得捆绑电费收取其他费用
桐柏县:桐柏县召开政务服务“一次办妥”工作推进会
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
重现敦煌瑰宝 “数码敦煌——天上人间的故事”展开幕
合肥交警20天查处酒驾375人 近百人被刑事拘留
崔景侠、刘二伟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省运会女子垒球赛沙埔中学姑娘夺银
聚焦中心 助推发展 改善民生 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委统战部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 助力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