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生活垃圾分类方案11月1日实施 约六成居民小区已加入

  海口网10月25日消息(记者李珊珊)今后生活垃圾投放将“干、湿”有别。11月1日起,海口市将正式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市民投放生活垃圾时需将垃圾按干、湿初步分类,不能再随意投放。
  据了解,目前海口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建立。2017年,海口市投入697.50万元,在131个试点单位推行垃圾分类,全市131个住宅小区设有500个有害垃圾垃圾桶。同时,餐厨垃圾特许经营企业按照协议,配置了31辆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总运力达87吨,能满足全市餐厨废弃物的收运需求。各环卫企业通过指定投放点、预约上门等方式开展大件垃圾收运作业;并在住宅小区及各类公共场所设置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分类投放容器。各区环卫企业负责收运集中送去无害化处置。
  值得关注的是,海口市已投入775万元建设39座智慧垃圾分类屋,让市民将垃圾按干、湿初步分类,在投放时由工作人员称重,给予居民相应积分,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度。据统计,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约七成居民知晓海口被列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近六成居民所在小区已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也在逐步改善。
  此外,海口探索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去年在131个试点小区投放182个干垃圾厢,委托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干垃圾厢的干垃圾从源头收集,运输至回收企业分拣中心进行二次专业分选,干垃圾中分拣出的可回收物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回收企业还建立了资源回收微信公众号,小区居民通过注册、完善信息、呼叫回收、垃圾分类奖励等环节,完成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的分类收运处置,初步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截至目前,海口进入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约100吨/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近8%。预计2019年年底前,海口各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到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2020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35%以上。
  新办法实施后,海口将从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乃至全市单位、小区是否有分类设施设备、是否有分类宣传告知、是否有分类物流去向、是否有分类实效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并成立执法队伍,在开展执法行动初期,以教育劝导为主,对屡教不改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相关链接:
海口:垃圾分类 让错位的资源归位
《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先在试点片区执行
垃圾分类,关键在于认知
垃圾分类,我们准备好了吗?
海口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力争2020年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湖北省扶持企业上市 A股首发企业奖400万
天津环卫综合整治完成 12条铁路沿线环境变美
雁江区人民医院:志愿服务 从“齿”开始
舟山产成品油首次出口
国家民委一行到漳浦赤岭畲族乡调研民族乡村发展情况
海口生活垃圾分类方案11月1日实施 约六成居民小区已加入
笔山小学: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
我市举行“红船论坛”报告会专题听取《宪法修正版的解读》相关辅导报告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代王所召开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推进会
民建市委召开十一届三次全委会
深化“标准化+”引领质量发展作用,高新区2017年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
汉台大力推行“七办”服务打造综合性办税服务新平台
停车一次收10元,不出示收费标准,不提供发票?
我市调整2018年度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
暴雨来袭拷问楼盘质量 雨中看房好坏一目了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石家庄市召开第二次重点项目推进调度会
仙游为高龄非遗传承人做口述档案
今年全市新建茶园2.5万亩
县领导到县文广新局调研 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