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农技推广部门推广优质稻助农民增产增收

  初秋,龙门县绿油油的稻田里,一簇簇优质水稻迎着阳光蓬勃生长。据悉,我市水稻种植面积有120多万亩(两造合计),如果水稻生产歉收,将会直接影响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及农民的增收。为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良种良法种植技术,开展优良稻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近年来,通过示范种植、推广多个水稻优良品种,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农户种植水稻。
  优质品种水稻长得粗壮高大
  眼下正是晚造进入生长中期管理,日前,市农技推广中心的农技人员专程到龙门县几个栽种优质水稻品种的示范户田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他们发现优质水稻生长良好。
  在龙门县龙田镇李洞村的一片稻田里,晚造禾苗生长旺盛,但很明显地能在稻田里看到一些禾苗颜色特别深,呈现出墨绿色,而且植株比较粗壮高大。
  “你看,这些长得比较粗壮高大的禾苗,就是当地水稻示范户李艳明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 南优占和粤泰油占。”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雄兵说,李艳明种植了12亩优良水稻品种,分散在多处地方。与周围其他村民种植的水稻相比,李艳明种植的水稻优势非常明显。
  种植优质品种水稻,除了禾苗粗壮高大外,增产增收效果也明显。在龙田镇西埔村西二村民小组,有一片250亩的水稻示范田,远看一片绿油油的,仔细看还是能发现这一片水稻生长情况有些差异。“这一片水稻田,分别种有包括美香占、五山丝苗、黄广油占在内的1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品种不同,生长还是有些差异。”西埔村西二村民小组负责人黄陈佳表示,250亩稻田涉及60多户,基本上都在8月1日插秧,整片稻田的管理情况都差不多,哪个品种生长比较好一目了然。为了方便了解水稻生长情况,黄陈佳还绘制了一张图,把每个品种种植的位置标示出来。
  早造优质水稻亩产增加100公斤
  今年早造,西二村民小组也栽种了250亩优质水稻示范田,这片示范田收割后,水稻亩产平均达513公斤,最高产达600公斤。
  “原来村民栽种的水稻亩产只有400公斤左右。现在亩产增加了100公斤,村民非常高兴。”黄陈佳表示,不仅亩产增加,优质稻谷的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原来村民的稻谷每百斤收购价约为120~130元,而优质稻谷的收购价每百斤为170~180元。
  事实上,不仅西二村民小组享受了粮食增产增收的喜悦,近年来,全市每年推广种植水稻120多万亩,良种覆盖率99.3%,其中常规优质稻约占7成,主要品种有粤标5号、粤禾丝苗、粤银软占、南晶占、粤美占、南秀软占等;杂交稻约占3成,主要有袁隆平超级稻品种y两优305、育两优1173、德华优占、吉优916、元丰优998、野香优丝苗、野香优3号等。经测产,现常规稻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以上,超级稻平均亩产达550公斤以上,优质水稻品种产量比传统品种每亩平均增收35公斤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粮食要实现增产增收,除了底子、根基要好,也离不开技术指导。黄陈佳表示,种示范田,由市农技推广中心提供稻种和技术指导,从提前预测病虫害到杀虫、晒田、施肥,每个环节都有人来指导。“村民看到了成效,到了晚造试种优质水稻品种时,积极性更高了,都愿意做示范户,全力配合农技人员做试验。”
  据悉,在全市各县(区),市农技推广中心都设有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每个县(区)的示范基地超过100亩,每个县(区)在不同乡镇又设有种植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李雄兵表示,示范户的种植示范作用,能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种植效果,带动周边农户应用优新品种。
  优质水稻品种配套种植良法
  “用事实说话”是全市农技推广部门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市农技推广中心致力于农作物优质品种的试验、培育、推广工作,特别是水稻优质品种,更是每年都要花很大精力培育推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不一样,在这个地方能种出高产的水稻,换到另外一个地方栽种可能就歉收。李雄兵表示,在引进水稻优质品种时,要先试验种植繁育出来的种子,免费提供给各个示范基地农户种植,品种能适应当地生长,再进行推广。“有些品种在惠阳区种植品质和产量都很不错,但到了龙门种植,产量就不理想。”每年,全市农技推广部门都要引进多个水稻品种,适应当地种植环境就进行推广,不适应就淘汰。
  有了良种,还要有良法。在开展作物引进、示范、推广过程中,市农技推广中心以农业科技项目为主要抓手,组织农技人员对示范区所在乡镇农技干部、示范区农民及周边农民开展农科培训,邀请他们参加良种观摩会,与兄弟县(区)示范区农户交流种植经验,通过发放资料、田头指导和标准化示范等方式,逐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民更好地掌握科学种田技术,同时推广了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光伏农业等生态农业新模式。目前,我市各县(区)已经普遍采用良种示范区示范推广的各项技术,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
  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促农民增智增收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和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的推广,丰富了我市水稻品种资源,加快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粮食创高产,助农民增收。
  市农技推广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我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围绕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广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和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新技术,助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智增收。同时,在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加大特色优势作物引进、示范和推广,着力培育高优品质、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坚持“创新”导向,积极推广生态的、绿色的、观赏性的植物新品种,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农药、化肥零增长高效利用等生态绿色增效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市“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服务“三农”工作水平。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实习生周莎莎 通讯员薛 刚

夏至今至 7月17日入伏 “三伏”共计40天
经他们帮忙 千里寻亲的她和失散30年的弟弟终团圆
全市的哥的姐将接受免费眼健康检查
单县返乡创业青年走进央视
南阳金华一产妇车内分娩 圣玛医院齐心协力救治产妇和婴儿
惠州市农技推广部门推广优质稻助农民增产增收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息安全建设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大鹏新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联合分局督察队对警务APP数据采集情况进行检查
青神县学习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
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举办2017年东城区网格助理员培训会
盐铜团市委签署“盐铜合作——‘赢在青春’共青团伙伴计划” 合作协议
全市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工作推进会召开
李志红调研春耕备耕、烟叶生产、安全生产工作
顺昌县司法局打造全市首个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关于延川县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市环卫中心持续对中心城区雨后市容恢复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018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回眸
张院忠在市教育局调研
中江积极办理中央、省、市环保督察交办件,强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环境美了百姓笑了
白浪街办马路社区建立环境卫生问题台账化管理 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