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9月1日是我市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的第一天。收费区域是否明码标价?收费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按规定出示票据?市民是否支持和理解收费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城区一二三类收费区域一一进行了走访。
记者在停车公司大屏幕上看到,上午8时17分45秒,我市实施差别化收费后第一单非现金支付停车费产生:停放在普明北路的一辆川b过夜轿车驶离后,车主通过下载“绵阳停车”app缴纳了4元停车费。
10时,中心城区健安街路路边泊位已经停满车辆,街口立着一张停车差别化收费一类区域告示牌,上面非常醒目地标注着停车收费标准、收费单位、价格举报电话等要素,每个泊位上,有红漆涂写的“一类区”几个字,车主停车时一目了然。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情况:以往,这条路上有部分经营轮胎、修理、车内装饰的店面利用杂物占据停车泊位,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见。随后,记者又来到安昌桥附近二类收费区域。这里的空闲泊位很少,收费标识牌、停车泊位线等也规范到位,一些车辆离开时,也按照规定缴费。
上午11时20分许,记者又赶到经开区南湖汽车站旁的三类收费区域,正巧有一名车主驾车离开泊位,收费员上前告知其收费标准,并表示可以通过现金和非现金支付的方式缴费。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还提出“如果当场没有缴费就离开,费用会不会累计?”、“其他地方可以缴费不?”等问题,收费员一一解释:车辆只要离开泊位,由于有地磁感应,后台就不会累计费用;在这个停车泊位上产生的费用,可以在其他停车泊位收费员处缴纳。
针对停车差别化收费,记者也采访了几位市民。绝大多数人表示“能理解”。市民王先生说:“占用公共资源越久,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费用,无可厚非”。市民李小姐表示:“90年代的停车收费标准肯定不适用于现在,对于现在3元、4元、5元起价标准,我个人觉得也不算太高,属于能够接受的范围。”
梅花经济绽放枝头
“2000列”之后 中欧班列(成都)再跃升
市气象局发春运天气提醒:小年后有雨雪和降温
南谯:社区办“七夕节” 传承家庭美德
镇江将专项清理整治“大棚房” 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
绵阳停车差别化收费首日,收费区域明码标价、400余名收费员在岗
把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市司法局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司法行政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育部严厉打击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
5个蟠桃128元 嵊州一农户的蟠桃今年卖出了“天价”
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努力开创新时代铁锋振兴发展新局面
今后百姓看病心里更有谱了
省委决定:李爱武提名为岳阳市长候选人
趣味桌游里实现创业梦想
央利高峰论坛上海举行 聚焦文娱产业投资重点
南靖:首届农民丰收节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韩岗镇积极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正式成立
石碣: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
2017年威海市人大系统乒乓球比赛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