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力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今年以来,包头市粮食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要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争创一流”的总目标,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切入点,增强市场保供能力、提升粮食流通监管水平、开展秋粮收购工作、强化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大力保障军粮供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粮食应急指挥中心两个重点项目,全面提升粮食流通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十大硬举措保证粮食安全
粮安考核工作是市粮食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推进粮食流通工作全面发展的根本抓手。5月16日,自治区“三农三牧”工作领导小组粮安考核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17年度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考核情况的通报》,对全区落实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成绩突出的4个盟市给予表扬,我市再次位居首位,实现两连冠。
3月30日,市粮食局在市政府采购中心对2018年度市级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承代储企业资质进行公开招标,共29个大米经销户及油脂、面粉加工企业中标。4月下旬集中对中标供应商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从检查情况看,成品粮油市场货源供应充足,质量良好,管理规范、储存安全。
6月27日,市粮食局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市级储备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通过通辽国家粮食交易平台进行竞价销售,来自区内外的18家粮油企业参与竞价,成交率100%,目前已基本出库。
为持续加强粮食流通监管,市粮食局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不断提升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临储粮专项检查、节日市场检查等各级各类专项检查32次,出动人员105人次,涉及储备粮40余万吨,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维护了粮食流通秩序。
我市2017年—2018年秋粮收购已结束,全市累计收购玉米70余万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市场秩序平稳。今年我市向除白云矿区外的9个旗县区共计发放2017年度玉米生产者补贴2.79亿元,有效保障了种粮农民利益。
市粮食局积极开展“两个安全制度执行年”活动、专项排查治理、安全知识培训,坚持例会制度和主要领导带队检查制度,扎实做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我市各类政策性粮油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认真落实军供政策,市粮食局为部队提供品质优良、安全卫生、价格合理的优质粮油。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到部队进行走访慰问,落实军粮服务进军营,完善军民融合式服务,大力保障军粮供应。
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国有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年度内部审计,3月初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局属各企业进行2017年度决算审计,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同时对局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内部审计。
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按照自治区粮食局的安排部署,市粮食局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我市组织粮食和财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先后赴山西、四川、湖北、山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对我市各旗县区质检机构、产后服务中心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走访调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包头市“优质粮食工程”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好粮油”包头行动3个子项为载体,推动粮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目前三个子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市粮油质检中心正在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土右旗已建成1个县级质检机构,土右旗和九原区各建成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将在接下来的秋粮收购中发挥极大作用。在自治区获得国家首批“中国好粮油”命名的3家企业8个产品中,呱呱叫实业集团宏基面粉厂生产的鹿王雪花粉、鹿王雪花饺子粉、鹿王高筋一号粉、鹿王特制二号粉等4个产品入围。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粮食应急供应能力,市粮食局今年重点开展了粮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可将储备粮油和应急网点资源全面整合至应急指挥平台,除对粮油市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监测预警外,还可在我市发生粮食突发事件时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极大提升我市应急处置能力。
■ 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赋能 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依托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意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近年来,包头市粮食局围绕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完善粮食市场物流体系、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
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落实国有粮食企业功能定位,理顺政策性国有粮食企业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国有、集体、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的新型市场主体,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需要,鼓励引导中储粮包头直属库等粮食收储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改进营销方式,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主体之间合作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参与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等。
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一批示范企业。支持呱呱叫、北辰饲料等企业开展放心粮油收购、贸易、食品加工、批发零售、连锁配送等业务,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发展燕麦、糜黍、荞麦等特色产品。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粮食副产品科研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安全粮食产品。
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开展“中国好粮油”包头行动,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好粮油项目库,支持“中国好粮油”的申报评选工作。支持培育包头特色杂粮品种创建统一的地理(地域)杂粮标识品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粮食产品,巩固面粉和葵花油品牌优势,打造包头特色杂粮的公共品牌。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和产销对接推介活动。
完善粮食市场物流体系。以东河区站北路改造为契机,实施包头粮食批发市场改扩建项目,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打造包头市粮食应急指挥平台。充分发挥包头市粮油交易市场的作用,做强做大区域性粮油批发市场,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粮食集散基地。提高粮食市场物流效率,推动粮食物流标准化建设。
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以“优质粮食工程”质检体系建设为依托,强化包头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功能,努力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和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工作联动。开展全市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衔接协作机制,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加工,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包头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和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优势,依托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粮食主产区、阴山以北“固阳—武川—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燕麦等杂粮特色产区,有效整合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推动粮食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促进集聚发展,目前已完成前期选址,正在开展项目规划工作。
■ 统筹推进粮食流通重点工作 全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2018年,我市粮食流通工作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统领,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为抓手,统筹推进粮食流通各项重点工作,突出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考核、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提升市场调控能力、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确保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市粮食局将切实承担起粮食安全盟市长责任制考核工作的组织牵头责任,加强与农牧业、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考核督查。认真总结前两年考核经验,找准差距和不足,制定跟进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抓好整改落实。扎实做好自治区对我市的考核工作,确保考核取得好成绩。同时将按照市政府对旗县区考核有关精神,组织做好对旗县区政府的考核。
持续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一是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按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满足粮食产后处理的需要,增加种粮农民收益。二是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提升市粮油质检中心质检能力,建立县级质检机构,基本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三是在“中国好粮油”包头行动方面,开展好粮油宣传推广活动,组织 “中国好粮油”的申报评选,并对获评企业和产品进行奖励;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并对企业建设销售渠道进行奖励,支持培育包头特色杂粮品牌,推进好粮油示范县建设,建设好粮油展示展销厅并配置好粮油“公共库”、“交割库”相关设施设备。四是建设包头市粮食产业园区,整合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推动粮食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稳步增长。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一是健全我市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和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内的基本稳定。二是强化储备粮管理,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存储安全。三是严格储备粮轮换制度,按计划完成每年的地方储备小麦轮换任务。
不断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除日常的临储粮专项检查及节日市场检查等专项检查外,重点开展全国粮食库存大检查。创新监管工作载体,运用好“智慧粮食在线监管平台”定时对库区安全、粮温监测及基本数据进行在线监管,提升监管效率。加强对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12325”的宣传工作,强化对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提升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今后几年,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异常严峻。市粮食局将持续抓好“两个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两个安全”季度工作例会,持续开展“一规定两守则”宣传培训,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开展日常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不发生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事故。
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继续深化国家收储制度改革,采取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积极配合其他部门落实国家补贴政策等措施,推进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机制的落实,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 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 做好粮食收购防止农民“卖粮难” 创新机制引导市场健康长远发展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2018年9月13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了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据农情预计,今年我市秋粮种植面积266万亩,产量104万吨,较上年持平略减,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59万亩,产量92万吨;小麦48万亩,产量3万吨;马铃薯32万亩,产量5万吨;杂粮等其他粮食作物27万亩,产量4万吨。从各旗县区农民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9月中旬开始,我市主要种植品种玉米的收购已陆续开展,从初期收购情况统计,市场收购总量较小,但开秤价格较高,约0.88元/斤。随着玉米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初步预测今年玉米购销将较为活跃,市场化收购比重会继续提高,各类主体将会积极参与收购。
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从2008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三省实行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储制度,中储粮为执行主体进行收购。2013年-2015年,国家放开了临储玉米的收购政策,允许地方粮库作为委托收储库点进行收购,刺激大量玉米流入了国家临储库存。根据国家四部委文件规定,我市临储玉米收储工作由执行主体中储粮包头直属库牵头,包头市粮食局和农发行包头市分行配合,三家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委托收储库点的资格初审、收购前的空仓验收、收购中的秩序监督和收购后的数量验收等工作。经过三年的临储玉米收购,我市地方粮库的临储玉米库存激增,达到了一个高点。
多年的临储收购造成了玉米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三高”叠加这种不符合市场逻辑的现象,粮食价格倒挂问题严重,原有政策弊端凸显。因此,从201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临储玉米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种植者补贴”的新机制,逐步引导国内玉米市场健康长远发展,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为引导农民、企业适应市场化收购的新形势,确保玉米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我市各级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对收储制度改革准确解读、对收购工作难点充分预估、对玉米产销形势准确分析,充分发挥了本部门在秋粮收购中的引导、监管和服务等作用,鼓励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妥善安排收购资金,全力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省淮阳县利用农村文化大院开展反邪教宣传(图)
栾川庄子村:金融扶贫“贷”动脱贫致富
提高防性侵能力与意识 重庆“男生女生”项目已为33000余名幼童提供服务
让交易更便捷 建行聚合支付 一“码”尽扫
​揭阳产业园磐东街道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多措并举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力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推动常州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岁童幼儿园外迷路 特警叔叔帮忙找妈妈
痴情“富二代”爱上冒充90后的中年大妈,被骗600万……
洛阳13岁初中生受邀列席县政协会议
全市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现场观摩推进擂台赛举行
全省首个台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在漳平设立
日照多部门及企业参与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我市成立小小说创作委员会
湖南省委台办主任调研湘潭九华台湾工业园
市作风办赴澄海龙湖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为我市“三农”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晒幸福 亮才艺 塑家魂“喜乐变迁40年”南岗区“家庭文化节”启动
灌云县四队镇“调解员”一年多调解矛盾纠纷130余起
2018年3月30日20时起,安阳解除限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