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经济飞速发展 生活日新月异


  8月31日上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情况。
  第三产业占比gdp居全省首位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改革开放之前,黄山市长期以传统林茶生产为主,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达62.3%;1997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双超一产,第三产业成为最大产业,产业结构演变为30.8∶32.6∶36.6;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调整为8.9∶39.7∶51.4。
  40年来,我市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长足进步,并形成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7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32.2亿元,是1978年的227.5倍,年均增长14.9%,占gdp比重达51.4%,居全省首位。
  城市面貌发生华丽蜕变
  40年来,“小山城”逐步向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迈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前的不足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7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0年的18%提高到2017年的50.9%。2017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2.8平方米,供水覆盖率、燃气普及率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45.8%、38.8%和14.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44.9%。
  进入新世纪以来,先后建成徽杭、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等5条高速公路,合福高铁建成运营,杭黄高铁即将通车,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构成的“双十字”交通枢纽基本成型。2017年末,铁路通车里程达256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70公里,公路总里程707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3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长三角发达地区平均水平。
  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
  40年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攀升。记者了解到,2017年,我市人均住户存款余额45597元,高出全省56.4%,是1978年的2572.4倍,年均增长2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821元,是1985年的16.4倍,年均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34元,是1978年的167.7倍,年均增长14%。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2017年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4%和32.7%,比2007年分别下降3.8个和16.4个百分点,以汽车为代表的“奢侈品”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农村每百户家用汽车达30.4辆和18辆。
  40年来,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五大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次达到94.76万人次,基本实现参保全覆盖;2017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074个,卫生技术人员897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8143张,分别是1978年的3.5倍、2.5倍、2.7倍,目前城乡居民免费享受11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9%下降至2017年底的1.16%,全市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尖草坪区四项举措加强夏季危化品车辆安全管控
江理工毕业季上演感恩教育课 助果农销油桃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调研组到我市调研
积极协调 全力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 高温期间全市燃气服务供应平稳有序
全民健身日活动启动 丰富民间体育 拓展全民健身
40年,经济飞速发展 生活日新月异
上半年全市清理盘活4亿元存量资金保障重点支出
市区90家银行网点可代办营业执照
陇南市党政考察团来即考察
市政协举行离退休老同志迎春座谈会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商丘市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在这里,遇上有爱的人
老旧小区违建集中拆除
做好安全检查 排除生产隐患
调查显示:7成职场妈妈收入多用于孩子
湖南省首家市场化运营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落户沅陵
学生义卖献爱心
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启“头脑风暴”
车筐变身垃圾桶他义务捡垃圾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