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网(实习记者 范鱼)4月26日报道 今日,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获悉,杭州动物园大熊猫“成就”于2018年2月24日下午,突然出现食量减少和倦卧等异常行为。大熊猫的急性胃扩张伴胃内积食潴留在圈养大熊猫历史上是首例,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对于该病的诊疗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同时,在手术前预测的术后难关基本全部发生,先后出现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腹膜炎、电解质失衡、剧烈呕吐、严重贫血等情况,一度呈现病危状态。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月26日晚间,杭州动物园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报告“成就”病情,并邀请基地专家来杭共同诊断和治疗。根据“成就”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检查,由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基地组成的联合医疗团队初步将“成就”诊断为“上消化道梗阻”。
为明确上消化道梗阻的确切部位,3月2日下午联合医疗团队将“成就”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腹腔镜探查确诊, 结果显示: 急性胃扩张伴胃积食潴留。3月2日晚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基地组成的医疗团队经过紧急会诊后,决定立即对“成就”采取胃切开术排除胃积食潴留的治疗方案。手术在邵逸夫医院完成,全程历时4小时。术后,联合医疗团队及时将“成就”送回杭州动物园进行术后治疗与护理。
据了解,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成就”身体完全恢复的过程依旧漫长。且“成就”采食以来,对竹叶(竹笋)的选择异常挑剔。3月24日,“成就”首次自主采食竹叶后,经过十余小时消化排便,在粪便中检测到竹叶残渣成分。这一结果令人振奋,说明“成就”对竹叶、竹笋的耐受性良好,胃部功能恢复符合预期判断。
截止记者发稿前,“成就”生命体征平稳,现已全面进入身体恢复阶段。综合多方因素考虑,针对“成就”日趋丰富的活动行为,联合团队计划于4月26日起,每天上午7:30—9:30,逐步将“成就”尝试放入内展厅,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市工商联:机关党员“三进”强化服务意识
双树村村民:从未有过的爽心日子
延津县: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成绩突出
【中高考】中考体育倒计时如何事半功倍
二中考点—— 志愿服务种类多 宾馆房间全预定
牵动人心 “成就”患圈养大熊猫首例急性胃扩张
全市旅游景区质量提升培训班举行
我市文化下基层,送出浓浓春意
南京“创新十策”成了招才引智的强磁场
2018年福建省青少年围棋锦标赛
我市第一条车行下穿隧道主体结构顺利贯通
我市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我市利用新媒体推进党员远程教育
张彤出席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
再聚焦再用力再掀文明创建热潮
市领导会见美国客人
北京颐和园300游船3月21日起率先开航
南沙对20365家企业进行网络舆情监控 高科技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市地方海事局学习贯彻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解读文件】规范查询 保障权益 便民利民——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