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工作者为居民解心结

   西宁市城东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联动调解机制,创新第三方调解机制,引入“品牌”调解机制。相继在城东区建立“社区法律会诊站”“马大姐调解工作室”“杨姨矛盾调解工作室”等矛盾调解组织,多方位扩展,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营造和谐社会。
有矛盾纠纷到“法律会诊站”“都是几十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邻居了,为了一句闲话,两个人闹矛盾太不值当了。”8月23日,走进西宁市城东区国际村社区“法律会诊站”,西海都市报社区记者听见站内的工作人员耐心给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劝和。
据了解,这个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担当着法律咨询、案件代理、调解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案件、开展法律教育等多项职责。从2016年成立至今,接待群众法律咨询和信访诉求90余人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82起,解决社区居民法律难题3 件,参与各类法律宣传172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法律就在我身边”。
“有矛盾有纠纷,先到‘法律会诊站’坐坐去。”这个是国际村社区居民共同的想法和选择。
“法律会诊站刚成立,就解决了我们小区17年只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这个难题。”社区居民丁俊仁说。
记者了解到,丁俊仁所住小区荣昌小区,自建成以来,住户一直是自行管理,居委会监督。2016年 3月,小区居民到西宁市不动产中心办理土地证时,被告知因为欠缺开发商的前期资料,无法办理土地证。
居委会主任兼“法律会诊站”主任韩海桃了解此事后,一方面,积极找不动产中心、开发商、业主多方面沟通,了解详情;一方面召集律师、社区综治负责人等相关工作人员集体“会诊”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奔走,2017年 5月,荣昌小区46户居民陆续拿到了不动产证。
“法律会诊站”依托社区这个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使辖区居民就近找到说理的地方,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纠纷。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与社区“法律会诊站”同样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的清真巷司法所,在化解矛盾中建立健全“2+1+n”(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辖区各职能部门)模式,开展“三官一律”促和谐为民排忧解难。
8月 23日 15时 ,在城 东区 清真 巷司法所的调解室正调解着一起民事纠纷。
商户代表: “商城里面做生意的本来多是下岗职工,虽然生意受到电商冲击,但还能维持,现在涨租金实在是没法做了。”
当事人: “商城的管理成本都在上涨,人工工资、电费都在涨,我们也有难处。”……
听完双方的阐述,调解席上的社区司法所调解员、社区民警、律师从各自的角度,调解这起矛盾。据了解,这是这件民事纠纷第26次调解,也是最后一次,双方最终在“租赁费用暂时不涨”的前提下达成一致。
像这 样的 矛盾 ,清真 巷司 法所 所长、首席人民调解员向宁胜主持调解过很多次,每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成就感就多一分,“2016年各类矛盾纠纷62件,2017年 45件 ,今年 到现 在有 14件。”向宁胜说出的这些数据,不仅透露出居民素质的提高,也体现出了他们的工作成效。(西海都市报)

市商务局:一周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8月20日—26日)
东大与中科大“牵手”研究量子信息和网络通信
南京西山抗战碉堡群附近发现战壕遗迹 均为南京保卫战遗留
清城警方成功破获系列抢劫案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
芙蓉区城建投召开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程调度会
基层法律工作者为居民解心结
开封今年将精心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南城组建麻姑优质稻产业化联合体
龙江县多举措防控秸秆焚烧
机场追星形成产业链 网售明星航班信息最便宜仅15元
范锐平率队在俄罗斯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厦门街头多长袖棉衣已上架 气温降低感冒的也多了
新村街道:开展“关爱流动人口”走访活动
经开区:步入产业发展“快车道”
天门山管理处产业帮扶暖人心
海客谈丨叫停“谢师宴”要瞄准“病根”
2017年昆山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5亿元 增长10.5%
太康140多名优秀志愿者受表彰 18家组织获殊荣
市民政局、市双拥办领导走访驻青部队、优抚对象及现役军人荣立二等功家庭
茂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茂名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