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实施

  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非常重视。
  据介绍,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始于2005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通过开展建立老房子数据库、抢救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使杭州逐步形成了以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发展的“杭州范例”。
  去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
  作为牵头单位,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开拓创新,积极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拟定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方案于2018年5月11日起正式实施。
  方案显示,杭州的历史建筑保护应遵循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文化引领、传承创新和公众参与五大原则,拓展历史建筑普查、建档、挂牌工作,提升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水平,培育多种类型的活化利用成果,积极推进保护利用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展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渠道方面,杭州将采取财政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双管齐下”的方式。
  湖边邨就是社会资金进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领域的代表之一。
  据了解,湖边邨建筑群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当时联排式里弄住宅群的代表之一,也是杭州建成较早、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新式石库门里弄建筑。时任民国安徽、浙江两省公路总督张义纯是其第一任主人,后又租借给修建浙赣铁路的高级职员、中国盐业公司浙江分公司和杭州市政府等使用。
  2010年,湖边邨的保护修缮工作正式启动。据介绍,湖边邨的修缮工作主要由一家民营企业负责。经过一番修缮,该企业把湖边邨打造成为西湖边的小型精品酒店使用。
  湖边邨建筑群的改造,将西湖景观、历史人文和商业有机结合,既保护了历史原有的建筑风貌,又利用其获得更大社会价值。
  近年来,通过及时抢救、科学修缮,主城6区(即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的历史建筑修缮率已达90%以上。截至目前,杭州已有364处建筑被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中32处上升为文物保护级别。(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聊城市建成首个公益读书站
市政府“零点行动”突击检查3个区 要求今年治霾工作必须创新思路
鸟巢、石林峡、古北水镇等六大景区将降价或免费开放
石家庄南绕城高速跨南水北调大桥合龙
2018年京冀对口帮扶项目评估竞争性磋商公告
《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实施
东湖区清理弃置共享单车600余辆
云霄县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培训班开学
扬州北区将添东西向主干道 北城路6月底前全线贯通
沂水县黄山铺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群众反映:网络通讯问题
小男孩“躲猫猫”钻进墙缝卡住了家长请来消防官兵帮忙
2018年咸阳旅游多姿多彩、开局良好
武义扎实推进出租房智能化管理建设
2018年高职招考专科批征求志愿录取结果17日下午公布
王立彤在全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调度会上强调 坚决彻底把问题整改到位切实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杨昆副市长到地方海事局调研
宣传标语、讲师团、情景剧、法治基地—— 走入乡间走近群众 扫黑除恶氛围浓厚
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今年实现区县全覆盖
扬州小学初中禁设大班额重点班 普高扩大自主招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