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传承 济南加大绿色殡葬政策扶持力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构成元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清明节将至,人们在系列祭祀追思活动中,重温家规家训、感念先人、感怀历史。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一直致力于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掘泉城乡风民俗,引导广大市民移风易俗、破除丧葬陋俗,文明祭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成果。
  开放周活动邀市民走进来 认知“生死”弘扬优良家风
  近日,济南市殡仪馆和莲花山殡仪馆面向市民举办开放周活动,通过殡仪服务项目展示等,让大家更深地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思考人生、反省生活,推动社会和谐。
  济南市民政局副局长杜红波介绍,在我国,殡葬文化中还包含着推崇孝文化、家庭伦理观念的优秀部分,“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导师,只有直面死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殡葬单位不仅仅要满足基本治丧需要,更要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任,让逝者的良好品德能永存,让优良家风得以弘扬。”
  其实,像这样的生命教育探索在济南早已启动。济南市民政局作为民政部首批政策理论基地,一直将重视人文、关怀生命、公益教育为特色的生命文化教育,融入民政工作中。今年清明期间,济南市民政局将举办3期不同主题的“清明时节话清明”座谈会,邀请“大咖”畅谈生命教育、文明祭扫、红色文化传承等话题。
  下一步,济南将继续丰富生命教育形式,将殡葬文化、殡葬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让哀伤辅导、孝亲教育、心理关怀等多元化服务方式“进社区”、“进学校”,倡导市民感恩生命、注重家风等文化传承。
  绿色殡葬补贴连年提高 举办首届“黄河入海口葬”
  绿色节地生态安葬,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减轻群众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还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
  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为推广绿色殡葬理念,连续几年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政策扶持,提高补贴标准。今年,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2018年4月1日起到2023年3月31日,选择生态葬的具有济南市户籍和居住证的亡故居民,自2018年1月1日以后亡故居民的家属可获得1000元至4000元不同的奖补。同时,对承办生态葬的殡葬单位给予适当的奖补。
  此外,根据市民需求,今年济南将创新举办首届“黄河入海口葬”。杜红波介绍,济南人具有浓厚的“黄河情结”,黄河是我市连接大海的纽带,承载了几千年的齐鲁文明,“‘黄河生态葬’的开展将方便济南市民通过黄河祭扫亲人、寄托哀思,有利于促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促进生命教育,也是响应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杜红波说。
  据了解,首届“黄河入海口葬”将组织30户约100名家属赴东营,之后将根据报名户数,在4至10月常态化组织活动。
原标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传承 济南加大绿色殡葬政策扶持力度

株洲实现重点污染企业智能监控全覆盖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泉州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宁波人 你被堵上了吗?给抱有一丝幻想的你一个忠告
三大专项计划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7月起进口汽车关税下降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传承 济南加大绿色殡葬政策扶持力度
宜阳:发展县域工业游实现业态多样性
桐城市老干部欢聚一堂迎“七一”
我市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主题活动 吴井勇宣布启动
法院邀请政协委员观摩庭审
黄山市图书馆举办首届图书跳蚤市场
茶陵:“授权机制”为项目建设“护航”
莱州双语学校组织开展盆栽蔬菜种植体验活动
长子县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召开
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
连城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群众头戴VR一体机体验毒品危害
海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圆满完成2018年海宁市“两会”后勤保障任务
昆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800分才能通过
谯城:“五星级文明标兵户”引领新乡风
市总工会召开十七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